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8)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
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
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
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
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思想的价值性在于其批判性,但是李贽并没有背离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故A项错误;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思想与清代的考证之风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在当时”可知,李贽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无关系,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四川宜宾一模·32)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2023·贵州六校联盟联考·7)从1938年到抗日战争结束期间,延安边区政府共进行过三次民主选举。许多足不出户的老太太,都骑着毛驴,翻山越岭赶到现场参加选举。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顺利行使选举权,边区政府采用了画圈法、画杠法、碗里放豆法等多种选举方法。这些做法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2023··18)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推崇自然主义,追求自然美。他们当中有人提出做“自然的儿子”,不做“自然的孙子”,有的甚至要求“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这反映出当时
下图是英国某一时期犯罪统计图,对图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 ①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果 ②当时的案件由庄园法庭审理③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④它推动了英国的社会立法
表2为7家早期外资公共事业企业平均利润率统计表(1895—1913年)表2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
下图是有关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思维导图。此图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14)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美国认为日本“严重地影响到美国和其它大国在中国的前途和事业”。上述事件的影响有( )①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②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③激起了中国各界的反日斗争 ④欧洲丧失了世界优势地位
(2018·四川资阳一模·32)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2024·山东济宁三模·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
热门试题
1.
先秦儒家开启的内圣之学具有积极高昂的主体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圣化”人格范式;董仲舒强调“天道至上”的“神化”范式,对个体人格进行消解。这一变化( )
2.
1563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工匠学徒法》,进一步规范了包括师徒关系、训练年限、训练条件等内容的学徒制度。1814年,英国议会废除此法律。这反映了
3.
(2018·广东深圳一模·32)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4.
(2012·福建文综·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通过长江、赣江与唐代兴建的大庾岭古道连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岭南的国道,江西由此成为南北贯通的中轴。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通道裏挟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从唐帝国中期开始,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态势。洪州(南昌)、江州(九江)、吉州(吉安)、饶州(上饶)乃至南端的虔州(赣州)等城市皆因临水交通便捷而崛起成为一方的经贸中心。进入宋代,江西人文鼎盛,经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宋代文坛各领风骚,而后的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也如星光闪耀。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形成,“无江西人不成码头”在运河一线成为风景。在运河的治理过程中,江西的朝中贤达如欧阳修、王安石、侯叔献、万恭等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不再顺畅,大庾岭古道也逐渐趋于清冷,这条自唐宋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国脉开始萧条,江西似乎回到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实业救国,提出要沟通大江大河,把赣粤运河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但国弱民贫限制了理想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对开凿赣粤运河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但交通部门水运网方案的落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在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实施之后,江西“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江西正在绘制一幅国内大循环的水运蓝图一浙赣粤运河。在蓝图中,既有与历史对接的赣粤运河,还有与时代相通的浙赣运河,这将使江西实现新的腾飞!——摘编自谢光前等《流动的运河与江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运河在江西历史发展中的地位。(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江西“落后”的原因,并概括现代江西运河战略的特征。(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