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所谓的神权色彩指的是以某物体为精神信仰,通过特定人员的与信仰物进行精神沟通,西周的神权色彩如用龟壳占卜等,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依据血缘的分封制不符,故A项错误;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表明权力分配以血缘关系亲疏为依据,故C项错误;“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表明实行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动画片《蝴蝶泉》,以中国山水画的雅致秀美为基调,艺术地再现了白族青年猎人霞郎与蝶妹的忠贞爱情故事,此后这类艺术风格的作品相继出现。这反映出( )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第二次联考题·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毋庸置疑,亚洲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然而,除了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之外,亚洲还是世界的潜在政治火山。亚洲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会超过欧洲,但是在地区的政治发展方面却存在着突出的缺陷。亚洲缺乏欧洲已有的合作性多边结构。这种结构在欧洲的政治形势中占着主导地位,并对欧洲那些较为传统的领土、种族和民族冲突加以淡化、缓解和遏制。亚洲没有类似欧洲联盟或北约的组织。……今天的亚洲是世界上新近觉醒且日益发展的群众性民族主义最主要的集中地。这种民族主义之所以被煽动起来,是因为亚洲国家突然可以接触大众通讯工具。而使这种民族主义更加活跃的是日益增长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所造成的日益加大的社会期望值。人口和城市化的爆炸性增长和发展则使得这种民族主义更加易于发展成为政治性的涌动。亚洲国家扩充军备的规模使得上述情况变得更加不祥。简而言之,东亚地区充满了活力,迄今为止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正将这种活力引导到和平的方向。但是到某个时候,一旦某些突发事件,哪怕是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事件引起政治激情的释放,安全阀就有可能被冲垮。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东亚地区的形势特点及其具体表现。(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东亚地区形势形成的原因。(8分)
187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提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上述举措( )
(2024·云南昆明二模·11)英国赴巴黎和会代表团成员凯恩斯说:“欧洲完全依赖美国的食品供应,金融领域美国更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欧洲欠美国的债务已经超出其支付能力,只有给欧洲进一步的大规模援助才能把欧洲从饥饿和破产中拯救出来。”该言论反映出当时(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免除清朝的厘金、杂捐等不合理旧税。但是,在现实需求面前,1912年2月临时政府又恢复了部分地区的税捐、盐课、盐厘等旧税,同时还向海外华侨和国内民众劝募公债。南京临时政府改变政策意在( )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 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13分)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8)《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上述言论出自
唐初继续实行士兵自备粮饷武器的府兵制。722年,张说建议裁军归农,并主张“召募壮士充宿卫”。750年左右,府兵制退出历史舞台。唐代兵制的演变( )
1521年,在德意志罗马帝国大会上,皇帝的代表宣读罗马教皇颁布的“关于开除马丁·路德教籍”的敕令,并且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马丁·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但议会并没有照办,而是召唤路德出席议会,听取他的申诉。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13.江苏单科.12)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2.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2)汉代时,某类官员的职责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下面为“六条”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3.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4.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学者苏秉琦指出,“像山西陶寺、辽西喀左东山嘴、内蒙古凉城、甘肃秦安大地湾、江苏武进寺墩……这些遗迹遗物的时代不限于夏商,分布地域也不限于中原,在距今六千年到四五千年间的诸文明火花中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作者意在说明( )
5.
早期苏美尔城市的统治者有几种称呼,如“恩”、“恩希”、卢伽尔等,其原意分别为管理神庙的宗教首领、耕地之主、军事领袖。由此可知,当时的苏美尔地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