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7)希罗多德的《历史》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为中心内容,并对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自然概况、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闻逸事等作了详细记述。虽然书中有相当多的宿命论痕迹,但大量材料来源于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还有作者的亲自调查和实地采访。这说明
A
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
B
希罗多德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C
当时古代希腊文明正由繁盛走向衰落
D
史学家开创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史学著作,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希罗多德根据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并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实地采访,写成史学巨著《历史》,书中记载了西亚、北非及希腊地区诸多方面的情况,这说明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雅典民主政治对希罗多德的影响,故排除B项;希罗多德生活于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故排除C项;D项夸大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影响,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16)表2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表2 单位:亿吨
1520年,路德在《论基督徒的自由》和《教会被囚于巴比伦》等文章中指出,在上帝面前人人享有平等权利;无需宗教律法和神职人员作为中介;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据此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2019·河北保定高三摸底·19)《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是共产党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的首要纲领,明确表示出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性,并全力要求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要求,坚决颠覆封建主义,对资本主义采取限制措施,并对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尽量维护。据此可知,这一纲领
(2019·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31)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晏绍祥在《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一书中写道:“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雅典全体公民组成……议事会由500人组成;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达6000人,即使审理比较次要的案件,陪审员通常也在100人以上;其他官职如执政官为9人,市场监督10人,度量衡监督10人,谷物看守10人……”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20世纪初,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相继建立;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这说明(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说明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实行经济改革,推行度量衡双轨制。一方面,融合波斯本土度量衡和巴比伦、亚述度量衡,推出帝国官方标准化的度量衡体系;另一方面,在被征服地区允许本地人依旧使用本土度量衡。这些举措旨在( )
图6为关于“新柏林墙”的一幅漫画。1990年,德国的柏林墙被推倒,但是人们发现另一种隔阂在南北国家之间形成。“新柏林墙”的形成反映了图6
热门试题
1.
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2.
平津战役开始:____年_____月
3.
晚清时期,“出使外洋之员”被士人戏称为“鬼使”,由于高官权贵大多不愿担任,清政府不得不在中下层官员中“悬利禄以为招”。在当时官场壅塞的情况下,“鬼使”反而成为“升途较捷”的美差。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5.
(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12)7至8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法律编纂强调司法实践经验,弱化罗马法传统原则,并将拉丁语法律术语转译为希腊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拜占庭(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