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南通二模·5)明中后期,除下层文人外,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晚明时期,很多士大夫还将“三言二拍”等市民小说摆到了床前案头。这些士大夫的行为促进了( )
A
心学出现
B
科举发展
C
私家藏书
D
文化下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带动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参与到通俗文学的创作中,促进文化下移,故选D项;心学在宋朝已经出现,排除A项;明朝的科举考试注重对四书五经的深入考查,进行通俗文学创作并不能促进科举发展,排除B项;很多士大夫将市民小说摆到了床前案头只能说明这些小说比较受欢迎,并不能促进私家藏书的发展,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17)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
(2024·福建厦门四模·4)两宋时期,福建祠堂门楣上多悬有“开闽传芳”“京兆传芳”“颍川衍派”“陇西衍派”等匾额,并传承至今。此类匾额( )图1 “开闽传芳”匾额
(2018·广东茂名二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欧洲各国对美战债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包括协约各国在战争期间向美国的借债,以及战争结束后,美国向各国提供的复兴贷款。在战债问题上,美国方面反对将赔款与战债联系在一起,坚持有债必还的原则。而法国则主张将对美国的债务建立在德国赔款的基础上,这也是英、意、比等其他国家的共同看法。美国国会于1922年成立了“世界大战外国债务委员会”,自1923年至1926年先后同13个国家达成了战债协议,规定了各国战债的偿还期限及利息。赔款问题同美国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欧洲的困境给美国提供了插足的机会。1924年4月,由美国主持的“道威斯计划”,确定了1924—1929年的具体赔偿额。为确保德国如期赔款,由美国银行家向德国提供大笔贷款以促进德国经济的复兴。对此,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贷款给德国,德国把同样数值转给协约国,协约国又把它送回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转手——没有人失去一个便士。” ——据李世安《世界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在战债与赔款问题上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分歧。(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插手赔款问题的影响。(9分)
按明制,除了发生重大变故而免朝,皇帝每日都得上早朝,接受文武群臣的朝贺,并现场裁决各衙门所奏事务。明代中后期皇帝不面议、不批答、不亲政,但偶尔批答、偶尔亲政,甚至时时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这表明明代中后期( )
(2019·广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0)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中国
(2019·河南安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1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攻击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3)唐初官修六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晋书》和《隋书》,分政权修撰,无正统与否之分,改变了南北朝时期修史“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陋习。此举旨在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19)玉米原产美洲,具有耐寒、耐旱、产量高的特点。1494年2月,哥伦布船队的一个船员从美洲带回了一包老玉米,此后玉米被好奇的西班牙人试种。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允许农民用玉米作为赋税上交,后来玉米种植向欧洲各地扩展。据此可知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
热门试题
1.
(2009.广东文基.3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2.
(2020·江苏泰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阿思本舰队”事件1861年4月,英国人赫德建议恭亲王奕訢从外国购买一支舰队,并请外国军官进行训练。8月,曾国藩上折陈述“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1862年2月,清政府委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在英具体经办买船事宜。1863年1月,李泰国在英筹建舰队,聘请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并擅自代表清政府同阿思本签订合同,规定“中国现立外国兵船水师,阿思本允做总统四年”“水师各船员弁兵丁水手,均由阿思本选用”。5月,总理衙门与李泰国经激烈争吵后重新议定《轮船章程》五条,规定“由中国选派武职大员,作为该师船之汉总统”“阿思本作为帮同总统”“用兵地方,应听督抚节制调遣”。9月,阿思本率舰队驶抵北京,即与李泰国赴总理衙门坚决要求推翻《轮船章程》,双方激烈争辩长达二十多天。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也公开表态支持阿思本。最后清政府决定解散舰队,由阿思本将舰队驶回英国变卖,清廷负责船员的遣散费用。——摘编自张炜、方堃主编《中国海疆通史》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以“尝试·回响”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2024·福建中考·11)如图体现的是( )
5.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