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一方面开展直接救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开展以工代赈,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
A
促进了三三制原则的实施
B
推动边区工业的发展
C
开创我党社会保障的先河
D
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重视扶贫工作,既开展直接救济,也创造就业机会,这体现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故选D项;三三制原则指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抗日民主原则,与材料中的扶贫工作无关,排除A项;材料显示的是陕甘宁边区重视扶贫工作,并不能推动边区工业发展,排除B项;“开创”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烟台二模·4)明代嘉靖时,杭州城“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22)表2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2019?广东百校联考?31)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3)图3、4为18—19世纪初英国工农业的发展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运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往往会形成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有关中国古代运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13世纪以来,英国在长期不断的政治改革下,于17世纪末率先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而法国则从18世纪末大革命起,历经数次革命和复辟,在19世纪末确立民主共和体制,其历程的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为世间所罕见。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2019·河南郑州三模·30)1910年9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根据资政院院章,资政院总裁出自钦定,清廷视之为控制资政院的工具。资政院第一任总裁溥伦,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以上材料
(2023·山东济南一模·6)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宰割,不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麻木不仁,却对列强与“大清国皇帝”平起平坐却痛心疾首。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热门试题
1.
(2019·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8)蒋廷黻先生说:“我们近代对付西洋的方法不外采用西洋枪炮及雇用西洋的军人。西人近代对付我们不外学我们疏通衙门的秘诀,且雇用汉人替他们跑衙门。”中西方的这些做法
2.
(2018·四川成都二模·25)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3.
抗战时期,有学者这样说道:“抗战是长期的、艰苦的,但最后必胜的。只是到胜利之后,国旗上的‘青天白日’已不存在,只剩下一个‘满地红’了。”材料表明( )
4.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文综·3)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5.
(2024·吉林五校高三联合模拟·6)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苏州、杭州以丝织业闻名全国;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材料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