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据材料“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其人已善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王守仁在“知行合一”的论述中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其中“其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就是他的行动,如果不去行动,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明确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不可分割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验证和体现知识,没有行动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与王守仁强调的统一性高度一致,故选D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认为应该把获取知识放在前面,把实际行动放在重要位置,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重要性,但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非不可分割的整体,与王守仁强调的同一性不符,排除A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认为知识是行动的基础和指导,而行动则是知识的体现和落实,强调知识在前、行动在后,与王守仁强调的同步性不符,排除B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识是行动的起点,而行动则是知识的最终实现,是从知识到行动的单向过程进行阐述,与王守仁强调的相互性不符,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