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美日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建立经济伙伴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关系。这反映( )
A
多极化趋势发展
B
区域集团化发展
C
日本是政治大国
D
美国要维持霸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与20世纪60年代初美日是经济伙伴关系相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日建立政治伙伴关系,说明对美国而言,日本地位提升,结合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可知,由于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因此需要强化与日本的关系来维持霸权,故选D项;多极化趋势发展不是美国与日本建立政治关系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区域集团化指同一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密切的经贸关系,与美日情况不符,排除B项;日本经济发展后,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目前还不是政治大国,排除C项。
相关题目
仰望星空,观象授时,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大事。考古材料证明,距今约47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由十三根夯土柱组成,形成了十二条宽窄不一的观测缝,第二条对应冬至,第七条对应春秋分,第十二条对应夏至。这可以用于研究( )
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弭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弭兵会盟( )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0)五四运动后,随着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对诸多“主义”考量后,提出了“中国式主义”,如1920年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一文中就指出:“社会主义要在条件合适的国家才能得以实行。”“中国式主义”的提出
(2019·海南高考模拟·13)读图2,图中1978—2012年数据变化反映了图2
福建海澄县番舶税额,明万历四年,“至万金”;万历二十一年,“累增至二万有余”;万历二十二年,“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西南边疆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危机,如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置三个边道。边道道员除拥有广泛行政司法权外,还被赋予兼管海关事务、中外交涉和防卫边疆等职权。这一举措反映了(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9)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使用时间为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到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前。历代官印的印文以篆体居多,这枚大印却采用宋体,目的是使人民群众能够看懂。下列法律的颁布会使用到该印的是( )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11)下列条文节选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①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注重维护私有财产安全③强调订立契约的重要性 ④立法蕴含强不凌弱精神
2020年11月在北京朝阳东坝地区的一次项目建设前的例行勘探中,意外发现古墓。发掘中突现的乾隆谕祭驮龙碑残碑中,有落款为乾隆四十一年“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布腾巴尔珠尔碑文”,与清代王坟研究专家冯其利先生的记载吻合,推断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一次“意外”,收获良多,其中包括( )①可从满蒙联姻入手,研究清朝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②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探索符合国情的协调发展③明确言必有据、信而有征是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④得知实物史料是论证历史真实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热门试题
1.
(2018·黑龙江大庆·41)1932年春,美国的一位领导人对著名的歌唱家鲁迪瓦利说:“如果你唱出一支歌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使美国人民最终摆脱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是( )
2.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3.
(2019·北京市·6)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下图),横批应为
4.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柏拉图的这一思想( )
5.
(2022·浙江高考·29)反思资本主义扩张史,侵略与经营有如两翼,如影随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场统一的运动……是西欧封建社会内部某种扩张性体制形成的产物。作为整体的西欧是如何通过向世界扩张获取利益的呢?……(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者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抢劫、掠夺、奴役、剥削;(一方面)区别于古代殖民行动……把自己(西欧)转变成工业(手工业)生产中心……在不平等的关系上把西欧与世界各地结合起来,从而把世界各地的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物质财富。……16世纪和17世纪初是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征服和海外贸易,使自己向世界生产中心转化的过程。——摘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材料二“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是马克思在1853年以印度为例,对殖民地历史命运所作的精辟分析。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展开了扩张活动,世界文学领域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文学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对这一时代有经典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必修三等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之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呢?它的真实内容便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国家的统治。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资本主义贪婪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曾经“良好的锚地”戈雷岛却成了扩张者的跳板,并在历史岁月中见证了扩张者的诸般恶行,请结合所学予以概述。(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包括印度在内的殖民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境遇。综合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如何以笔为刃直面“最坏的时代”?(5分)(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实现其“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