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6)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谕令地方就地筹集军饷。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各地“就地筹款”成为常态,除了传统的举办捐纳、发行内债等外,还开征了米捐、酒捐等新的税捐,直接用于各类地方支出。这一现象
A
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缓解了中央财政困难
D
削弱了地方实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随着军费的骤增,中央财政日益困窘,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各地“就地筹款”成为常态。此举导致中央式微,同时缓解了中央财政困难,故选C,排除D。就地筹款、各种税捐加重人民负担,激化本已尖锐的社会矛盾,故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得出A选项,敌排除。
相关题目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10)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首先退出了和美国的冷战;1989年,我国又实现了和苏联的关系正常化,彻底退出了冷战。这反映出我国( )
(2024·江苏南通二模·3)汉代士人在忠孝之间往往选择先忠后孝,到魏晋南朝时,士人忠君观念逐渐淡化,重孝道而忽视忠君,形成了“孝先于忠”的观念。与士人忠孝观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是( )
下图是英国棉花进口量(按原产国分列的年平均百分比)数据分布图。据此可以推知( )
(2016·河北石家庄高三期末·30)1943年2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新华社社论认为,“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太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重要步骤。”中国共产党旨在
(2024·山东泰安四模·14)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
(2024·山西晋中二模·1)据考古学者估算,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工程的土石方总量约1000万立方米。若以开采、运输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计,估算所需3300万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据此推知,当时良渚人( )
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
明清时期,国家只有“钱法”、“钞法”而无“银法”,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利多属民间势力,供应来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2025·山西长治高三11月月考·11)据统计,1897年,全国有讲变法自强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1898年,同类型的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据此可知当时( )
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提出对印度洋主权的要求。1609年,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根据各国间贸易发展的长期实践以及罗马法原理,驳斥了葡萄牙人的要求,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该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热门试题
1.
表1是1980—2012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表,其变化反映了
2.
(2023·安徽黄山一模·4)明太祖在开科举的同时,又通过荐举途径选官,时称“三途并用”,以学校、荐举为盛,相比之下科举地位并不重要。因实行荐举,“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由此可知,三途用人
3.
金灭辽于_____年
4.
(2024·湖南师大附中二模·1)江苏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145座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这说明当时( )
5.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6)元代在辽、金、宋三朝史书的编撰问题上摒弃了以辽、金为“边夷”,以宋为“正统”的观念,确立了“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原则。此外,元代还编纂了《大元一统志》,开创了我国方志以一统命名的先例。这一举措(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