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58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讲:“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还建议取消农场职工自留地、自养畜。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
C
对经济改革缺乏科学认识
D
农业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可知赫鲁晓夫盲目强调集体农庄的作用,忽视了个人副业的总用,对经济改革的认识不科学,故选C项;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小修小改,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1958年苏联经济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机构并未协调发展,排除B项;1958年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才开始不久,成果还未显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05年,列宁在《工人民主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中指出:“无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民主派……是根据他们实际上是否同专制制度作斗争和他们在斗争中表现如何。为了达到无产阶级独立的社会革命的目的,这种支持是必要的。”列宁意在强调( )
表1表1为国家计委对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作出的调整。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2018·广东佛山一模·2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2018·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8)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4)卢棱认为,社会契约“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据此可知
(2023··11)15世纪以前,西亚北非、欧洲的许多人主要通过瓷器、丝绸等商品认识中国,极少数到过中国的人,也多倾向于描述中国的富庶,这导致中国文化在异域人眼中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中国文化的神秘感在欧洲消散主要得益于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2024·江西南昌高三一模·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结束时,苏联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世界银行协定》上签了字,然而在1945年12月,苏联没有宣布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7月,莫斯科及其卫星国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美苏关系陷入了经济旋涡。由此可知( )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32)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热门试题
1.
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7.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2.
(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3.
据统计,罗斯福每天收到群众来信少则5000多封,多则8000多封。胡佛仅用1名秘书来回答信件,而罗斯福政府则用50名。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4.
(2019·安徽省·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
5.
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了八十多项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这些举措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