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娄底三模·4)宋初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元朝的行省实行一署多员(一署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多员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官员组成)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这一变化( )
A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
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
C
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由宋朝地方权力过度分散到元朝行省只有“一署”(一个官署),利于集中处理地方事务,“多员”又能防范行省官专擅局面,圆署会议制体现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兼顾行政效率和中央集权,故选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且“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宋元措施主观上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有利于中央集权,排除C项;宋朝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国势积弱且积重难返,元朝吸取宋朝教训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江苏高邮高二第一学期教期中·10)在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其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①注重西学 ②经世致用 ③中体西用 ④顺应潮流
1921年5月1日,在江西革命团体改造社的组织下,南昌召开第一次庆祝劳动界大会。改造社首倡者袁玉冰担任大会主席,向劳动群众作了《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历史作用。据此可知,当时(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己;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
2022年8月,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联合国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出警告:受地缘冲突影响,飙升的能源价格正在加剧数亿人的生活成本,建议各国政府多管齐下。支持最弱势群体,以避免能源贫困程度不断恶化。由此可知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白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3)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了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对此,元初的胡三省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辦,果何益哉!”他的感叹是基于( )
(2024·陕西安康、商洛、榆林二模·2)西汉王朝在今越南北部、中部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境内发现汉城5座、汉墓230余座,其中汉墓绝大多数分布在红河平原和马江平原,往往与越南境内东山文化的土坑墓、船棺墓共存,墓主基本是包括郡县官吏在内的北方移民。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顾方舟(1926—2019),病毒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26年生于上海,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等运动。北平解放前他任北大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他认为,当一名医生固然可以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但如果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话,却可以使千百万人受益。1955年,江苏爆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顾方舟团队临危受命,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开始自主研制疫苗。1964年成功改进剂型,将需冷藏的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一名儿童只需服用一枚糖丸就可达到免疫效果。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下降。1979年,顾方舟接任中国医科院副院长,1984年升任院长,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仍不脱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除此之外,还担任过许多社会团体的职务,如创立中国免疫学会,担任首届理事长,担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等。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程号——摘编自《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方舟的主要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方舟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
(2020·陕西宝鸡一模·25)西汉初年,谋士贾谊提出两方面治国措施:其一曰:割地定制,即“众(分)建诸侯而少其力、地尽而止”;其二曰:定礼制,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礼制来标示其等级尊卑。这些措施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的谚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隋文帝第三子杨俊性好奢侈,因为在并州总管任上“盛治宫室,穷极侈丽”,所建屋顶被告发“违犯制度”,后被文帝罢官召还京师软禁。面对大臣们减轻处罚的求情,文帝坚持“安能亏法乎?”结果,杨俊郁郁而死。魏征等唐代史家评价文帝此举是“父子之道,遂灭于天性”,其他杨秀、杨谅等宗亲藩王窥伺险地、轻动甲兵,正根源于此,“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戒哉!”——据[唐]魏征等《隋书·文四子传》整理材料二 古代法律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明朝时,朝廷颁布了很多教化基层的案例材料,其中有藩王皇亲违法乱纪“初犯免罪……四犯与庶人同罪”等语句。这虽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减免罪责几次的特权,却容易被民间误解为“庶民同罪”是普遍性法律。到明末,朝廷已无力维持文化专制政策,日益繁荣的小说创作中遂正式出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条谚语。——摘编自柳立言主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对隋文帝惩罚杨俊给予负面评价的出发点。(6分)(2)指出材料二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谚语产生的原因。(8分)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潍坊模·26)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
2.
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3.
(2022·湖南·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4.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5.
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1913—1950、18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