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
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
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没有涉及官学的信息,排除A;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为基础的贵族政治,它以世袭制为基本特征,而材料中赵襄子的行为是表明权力来自世袭之外的途径兴起,所以选B;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井田瓦解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百家争鸣的信息,排除D。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相关题目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十分重视整顿服饰礼制。他废弃了元朝的官服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承袭古制,严格等级,职官朝服,以袍衫为尚,用冠冕衣裳。凡遇大祀、冬至等重要礼节,不论官员职位高低,都要按传统戴梁冠,穿赤罗衣裳。朱元璋的举措意在
“达达”被解释为痛苦的嚎叫,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和不合逻辑东西的混合交织,反对一切形式的东西,1918年后达达主义艺术思潮在欧洲和美国流行开来。这一艺术形式( )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34)1945年7月,英国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竞选的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改革上,除了要对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之外,还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结果艾德礼领导工党出人意料地大胜战争英雄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工党取胜的原因在于其主张
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
(2019·四川达州一模·32)清末民初政府在军队、警察、学生中推行西式礼服因制作西式礼服最适合的布料是进口呢绒,造成传统丝绸销量骤减,引发了商界的“提倡国货运动”。为此,民国政府规定西式礼服皆须用国产布帛。这说明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期间,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修改了关税保护法,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食品等)。上述改革措施旨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现象。(8分)
1985年,河南新乡刘庄村党支部经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项目,该项目一度遭到质疑,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次年5月,刘庄人自主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建成投产,自此刘庄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中原首富村”。刘庄经济崛起主要是由于( )
东汉初年,隐士周党等人拒绝入仕引起部分官员不满,对此光武帝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光武帝此举意在( )
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热门试题
1.
(2019·河北唐山摸底考试·26)康熙帝云:“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栗”;雍正帝则说:“楚地本产米之多素为东南所仰给”。这说明江浙地区
2.
苏联入侵阿富汗:_____
3.
(2025·江苏淮安开学联考·8)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
4.
(2024·河北中考·9)如图所示军事行动( )
5.
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