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广东调研一·6)乾隆五年编成的《大清律例》,历时近100年,考核了历代的得失,律例的内容颇为详备,“凡律所不备,必藉有例,以权其大小轻重之衡,使之纤悉比附归于至当”。据此可知,此《大清律例》( )
A
旨在强化中枢机构的权力
B
力图强化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C
体现了礼法并施的原则
D
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乾隆五年编成《大清律例》,其内容详备,且附有例子来权衡轻重,这说明《大清律例》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故选D项;材料内容为《大清律例》,不属于中枢机构的范畴,排除A项;《大清律例》是司法领域的法律,重在解决司法领域的问题,并非属于思想文化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无“礼”的信息,无法得出体现礼法并施的原则,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东解放区发行统一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 )
《明史·食货一》记载,万历年间,“福王分封,括河南、山东、湖广田为王庄,至四万顷。群臣力争,乃减其半。”王府官员及宦官势力利用权力丈量土地并征收税款,种类繁杂,手段残忍毒辣,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该现象( )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6)“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材料中三次战争的结果是
明朝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文郎玛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磁(瓷)器。”非洲发现了大量明朝的陶瓷,如蒙巴萨发现的茶具。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外销非洲的瓷器中,出现了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双耳扁瓶等。材料说明明朝对外贸易①废止了明朝初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②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③推动了郑和下西洋持续开辟海外市场 ④促进中国与亚非一些地区的文化交流
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不耕无以为养,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清代学者焦循(1763—1820年)在《里堂家训》中提到:“学者以治生为要,一切不善,多由于贫。”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从中可以看出清代的家训( )
图1是汉代的大口盐井。图的左方是盐井,井上有有蓬的高架,共分三层,架上装置滑车挂着皮囊,四人正提取盐。该图反映了汉代图1
(2025·河南高三联考·12)1926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全面开展立法工作,颁布的土地法与劳动法有《保护佃农法》《严行禁止蓄婢令》《湖北临时工场条例》等。针对原为汉口、九江的租界区,武汉国民政府制定的涉外法有《九江特别区章程》《汉口取缔外国人办学条例》等。这说明当时( )
(2024·福建龙岩三模·6)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
(2023··12)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国王神迹》的研究对象,是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英法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瘰疬病患者为其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是源于对神圣王权超自然的信仰,即王权诱导下民众产生的“集体错误意识”。在17、18世纪以后,国王触摸仪式逐渐退出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是
(2018·山东淄博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建国初,中央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各级学校,开始把旧学校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新学校。其次,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宗教慈善事业的自主权。第三,改革旧教育的重点是改革课程,改革学制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政务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在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专门化。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3年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经过调整,各类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首先,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次,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三,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 ——摘编自黄仁贤《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和新时期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的不同之 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7分)
热门试题
1.
为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隋朝统治者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举荐人才。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609年又设“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社、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隋朝由二科到四科的变化
2.
(2024·安徽中考·1)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3.
(12分)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材料一“一五”计划指出:“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其目的就是在于求得建立巩固的国防、满足人民需要和对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材料二部分五年规划(计划)发展目标简表(1)为什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一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4分)(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规划(计划),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发展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8分)
4.
英国确立责任内阁制:____
5.
(2023··13)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体可以分成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其中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核心区,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传统农业国则处于边缘地带,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