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清代实学家颜元说:“盖‘正谊’便谋利,‘明道’便计功,是欲速,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他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得,提出全新的义利观,这种思想的出现( )
A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B
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
超越了儒家思想的范畴
D
受早期西学东渐的启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颜元认为“盖‘正谊’便谋利,‘明道’便计功”可知,颜元提出了与传统儒家不同的义利观,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颜元等人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资产阶级”不合史实,颜元属于开明地主阶级,排除B项;“超越了”不合史实,颜元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项;“早期西学东渐”不合题意,与材料颜元“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得,提出全新的义利观”相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后,获得国际上极高的关注和赞扬。茅盾先生观看后即兴赋诗:“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情,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这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趋向( )
(2024·江西上饶一模·13)15世纪的意大利城邦里,贵族们更加重视个人清洁卫生,喷的香水也多。“如何做一个合乎礼仪、举止得体的人”这种类型的书籍开始出现。“掌握书写、音乐、绘画,如何舞蹈及保持愉悦”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的追求。这反映出当时( )
卢梭认为,人民的意志不可分割,民主制度下每个公民都应参加立法,国家最高权力是人民的总的意志的体现,这样的权力只能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据此可知卢梭( )
(2024·江苏扬州调研·4)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朝中大臣开展了一场关于科举录取的争论。据表1可知,这一争论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表1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1)有学者指出:12世纪开始,“学习罗马《法典》和《学说汇编》的热潮再度兴起的真正原因也许是因为罗马法中的部分章节可以用来帮助皇帝征战意大利。……人们必须制定出凌驾一切地方法律之上的帝王法。”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复兴主要是由于
(2023··6)1939年,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论持久战”,撰写了《当前时局的最大危险》,并在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相关报告,提出“反对投降”、反对美英主导的对日“议和”,坚持“团结和抗战”,并指出党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和行动
宋代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将救荒(救灾)之政的责任人定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县令,“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这表明作者主张救荒
伴随着伊比利亚人的流动,16世纪欧洲学者们眼中的世界已不局限于《创世纪》、先知、托勒密与中世纪的世界,而是世界的“四个部分”——分布在两个半球的欧洲、美洲、非洲、亚洲。这说明欧洲学者()
32.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2019·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13)张之洞说:“农事最疲,有退无进……其所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张之洞所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2020·天津市·15)1921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34)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央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
3.
(2018·广东梅州一模·26)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4.
(2024·江苏南通一模·1)东周列国都城均由宫城和郭城组成。列国将筑宫城守卫国君作为第一要事,国君处理政务的政殿位于整个都城的制高点。各国宫城内的祭祀遗迹已很少见,宗庙等祭祀性、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但已被移出宫城之外。东周列国都城布局反映出( )
5.
(2013.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