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元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大明一统志·图叙》则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时人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元代行省具有双重性质
B
行省本质上是中央机构
C
中书省有效统治范围小
D
元朝官僚机构设置混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与〝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元代行省制度确实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中书省派出的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故选A项;行省本质上是地方机构,不是中央机构,排除B项;中书省直接有效统治范围为“腹里”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中书省有效统治范围小”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行省的双重性质,不能说明“元朝官僚机构设置混乱”,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4)下表为元代乡试、会试对策试题的关键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元代(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2)1953年,国家开始对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获得的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对企业的利润,按照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和留给资本家的利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其中所得税约占利润总额的1/3左右,资本家的股息和红利约占1/4左右。这
如表是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这表明,北欧国家( )
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 )
兴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购买机炉。当该厂提出先化验铁石、煤焦质地而后始可配置与之相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却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方为之愕然,胡乱搭配了两座钢炉给中国。这表明洋务运动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9)下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的史料。这些史料最能说明
2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随着秦汉帝国官僚制的发展和完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职显得越来越重要。秦汉时期,表示官员大小等级的方式一直有两种:禄秩等级和爵位大小。秦代至汉初,以若干“石”为单位的禄秩等级仅仅是官员俸禄的体现,而爵位的大小则是官员其它各种待遇的综合载体。随着赐民爵与赐官爵的广泛实施,爵位的价值逐渐稀释。东汉末年,汉代爵制中真正有一定价值的爵位仅剩下诸侯王、列侯及关内侯这三级。魏晋时期,以五等爵制为主体的封爵制取代了秦汉爵制。与此同时,官员禄秩等级的地位逐渐超过了爵位等级,最后曹魏政权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取代了秦汉的禄秩等级。以五等爵为主体的封爵制也被完全吸纳到官品之上。这样爵位也就成为了官品的附属物。爵从属于官的格局随之形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摘编自王玉喜《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至魏晋时期爵制演变的历程及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爵从属于官的格局”形成的历史意义。(4分)
(2024·河南五市一模·3)韩愈认为人性“与生俱生”,分为上中下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三品之性的判断标准则在于性是否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这一思想( )
热门试题
1.
英国经济史专家埃里克?罗尔曾说:“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指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什么是“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上述评价主要反映出,《道德情操论》( )
2.
(2014·山东泰安·25)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3.
(2024·湖南常德一模·13)一位意大利诗人曾写道:“我的同伴们……你们被赋予了一种天性,并且拥有一种无可估量的尊严和了不起的命运,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服从于你的统治和命令,在河里、在海中、在天堂让道德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诗人
4.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西晋武帝宣布罢州郡兵以归农,实行占田制。根据规定,普通百姓的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此外,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占田制还规定了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其中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西晋的占田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影响。(9分)
5.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0)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美国外交的“理念”和目标,也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因此,二战后出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格局,从根源上说应起始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8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