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孙中山指出:“今天这个盛会是中华民国的新纪元,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第二件是改造国家的问题。希望各位代表要把自己的能力和各地方的能力都贡献到党内来,合成一个大力量,用这个大力量去改造国家。”这说明孙中山( )
A
对建立中华民国充满信心
B
决定用苏俄革命道路改造国家
C
致力于各地方的经济建设
D
认识到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合成一个大力量,用这个大力量去改造国家”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0课所学国民党一大可知,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有利于联合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故选D项;“建立中华民国”在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用苏俄革命道路改造国家”不合史实,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而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B项;“各地方的经济建设”不合史实,应为“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日照三模·10)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规定。法典的显著特点是它几乎没有留下解释的余地,概述了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精确处罚。这一特点表明《法典》致力于( )
“文景之治”时期,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下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①“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②“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③“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2023··4)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2019·浙江高三百校联考·24)有学者认为,现代知识分子,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与他们专业知识或技术知识分不开,他们是要敢于挑战权威,在专业范围内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是在本职之外,有一种在求真的精神上发展出来的道德情操,对一切公共利益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下列属于爱因斯坦在第二方面表现的是①一战爆发时,在反战宣言上签字 ②一战后,继续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③二战前后,上书罗斯福总统研制原子弹 ④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12)1954年6月,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以上内容表明() ①三老、豪杰是秦朝的地方官吏 ②陈胜起义获得楚国贵族广泛支持③司马迁肯定了陈胜的起义之功 ④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
(2024·福建漳州二模·10)1982年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2025·湖北腾·云联盟8月联考·1)下图是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它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代表了当时青铜文化的发展水平。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领主们直接经营自营地,使用奴役劳动。13世纪后,封建主则更多地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14世纪中叶后,出租自营地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以上变化反映了( )
印加帝国时期印卡国王在全国各地建太阳神庙,神庙内不仅供奉太阳神,也供奉各地方的主神,有贵族出身的女子为之服务。太阳神庙是各地的主要神庙,还有其他地方性的神庙。 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
热门试题
1.
(2009.全国文综二.15)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2.
(2023·浙江湖州·5)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 )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进行了多次转移。如下图所示,转移地点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4.
19世纪末,有商人将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的一些有字甲骨贩卖至京城,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0多次发掘,成为20世纪学术史和考古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结合所学,对该材料认知正确的是( )①金石学家发现了甲骨来源于殷墟 ②殷墟文物经历了零星发现到有序发掘③“二重证据法”有助于考古新发现 ④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特有载体
5.
(2024·重庆高考·13)1868~1886年间,英国政府内阁新人中只有9名是土地贵族,另有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后者所代表的阶层包括银行家、商人、实业家和投资人,他们有的有爵位,有的没有。他们喜欢莎士比亚,谈论亚当·斯密,在实际权势方面与土地贵族不相上下。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