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美国1787年宪法是对抗与冲突的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其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妥协精神。宪法中有一项被称为“Three—Fifths Compromise(五分之三妥协)”,其妥协的双方分别是
A
中央与地方
B
总统与国会
C
大州与小州
D
南方与北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与地方的妥协体现为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不是五分之三妥协,故A项错误;总统和国会的妥协体现为三权分立原则(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大州与小州的妥协体现在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选举方式方面,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五分之三妥协是1787年美国南方与北方在美国制宪会议中达成的协议,妥协将奴隶的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以作为税收分配与美国众议院成员分配的代表性用途,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图2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对地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图2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2)1862年,军机大臣文祥向蒲安臣提出,希望他向中国政府推荐一种西方国家公认的国际法著作。蒲安臣向他推荐了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部分内容。文祥指派多人进行修订后,由总理衙门以清政府名义刊印,通商口岸官员各给一部。该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率军前往位于埃及腹地的阿蒙神庙祭拜,宣称获得阿蒙的神谕成为埃及的法老并进行正式加冕。下图是亚历山大被刻画成法老的形象。这突出说明了( )
(2019·河北唐山摸底考试·3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于是,英国
(2025·山西9月质检·13)下表是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大化改新( )
(2024·山东济宁二模·1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一些思想家明确指出,不存在不变的、通用的规则,与人类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未经开发的自然世界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上帝的荣耀。这些观点体现了( )
(2024·山东日照三模·15)表3 1961—1986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数量及非洲成员国数量变化据表3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主导因素是( )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2024·吉林三模·11)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记载,公元前6500年,苏美尔人开凿渠道引水肥田,他们逐渐成为精通水利的工程师;他们有牛、驴、绵羊、山羊,但没有马;他们的土屋集聚而成城镇,他们还为自己的宗教兴建起塔式的庙宇。由此可以判断两河流域( )
热门试题
1.
(2018·四川内江·9)建国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局面,以下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正式加入世贸组织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
(2024·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文综卷·3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明特别少,而且无不是靠那些聪明的工匠在车间里做实验获得的,或者是出自那些木匠、磨坊工人和铁匠的创造。纺车、骡机甚至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机器——瓦特的蒸汽机,其所需的物理知识是早就有的。”其意在强调工业革命时期( )
3.
洋务企业的创办者和领导者坚持“主权在我”的立场,如左宗棠、沈葆桢认为“购置者权操于人,何如制造者权操诸己”,坚决主张自己创办船政,实现自主。这( )
4.
下图是胡一川在1939年创作的黑白木刻连环画《壮丁》。据此可知( )
5.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针对京师人口压力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清政府一方面为八旗子弟建房,另一方面迁徙京师旗人于各地。此外,清初至乾隆中,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同时,清政府还实行限制解任官员及胥吏寄籍京城的政策。 ——摘编自尹钧科等《古代北京城市管理》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叶到1750年,伦敦人口由13万发展到将近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1801年,伦敦人口为110万,1841年达200万,到19世纪末超过500万。随着大量的农村和小镇人口移居城市,曾是富裕的商人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市中心,成了最贫困的地区,工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疾病的流行夺去了许多城市人的生命,终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伯明翰市长张伯伦提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的口号,1875年到1876年,伯明翰市通过立法向市民征收特别税,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市政府成为大房产主。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对工人住宅问题的干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