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河北三模·8)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诗人吕碧城在《大公报》发表一系列诗文,“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娥眉独立时”“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的诗句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坊间皆传吕碧城”。这一现象( )
A
维护了妇女权利
B
促进了社会转型
C
助推了清末新政
D
加快了文化普及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娥眉独立时”“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可知,女诗人吕碧城通过诗文来倡导女性独立和解放,她的这一思想“引起巨大反响”,形成社会思潮,这有利于女性的觉醒,促进社会转型,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到任何具体的妇女权利,因而无从维护妇女权利,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并无女性独立相关的内容,因而材料所述与清末新政无关,排除C项;文化普及是指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材料中吕碧城的诗文虽然引起巨大反响,但不可能直接加快整体文化的普及,这一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河南信阳二模·11)“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材料
(2018·湖南衡阳一模·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0~1977 年,新中国推行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都由国家和国有企业统包的完全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在1978-1985年这一阶段里,我国政府进行了公房出售和补贴出售住房试点,为住房制度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1994年,国家印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发展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晓旭等《建国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曹魏政权制定的《新律》将《周礼》规定的“八辟”原则修订为“八议”制度;西晋编订的《泰始律》规定了“峻礼教之防,准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以制罪”的刑法适用原则。这些变化体现( )
(2024·浙江台州二模·11)“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材料中埃及、巴拿马两国控制本国经济生命线分别是在( )
(2019·江西高三第三次大联考·29)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西晋武帝宣布罢州郡兵以归农,实行占田制。根据规定,普通百姓的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此外,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占田制还规定了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其中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西晋的占田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影响。(9分)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22)表2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输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 ——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秀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 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持续影响
热门试题
1.
由于买卖奴婢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外国拐犯的司法审判权等问题,导致实践中存在裁判冲突和滞后性,于是清末修律中议准“略卖人口出洋加等科罪条例”,明确略卖人口及和诱出洋罪名,赋予地方官员惩治拐匪的“先行正法”权。该措施( )
2.
(2013.北京文综.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4.
(2013.海南单科.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5.
(2011.江苏单科.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