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济宁二模·1)图1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
图1
A
地域文化特色
B
主要生产形态
C
血缘关系亲疏
D
社会文明程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西北大致是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华北大致是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而江南是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这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故选A项;生产形态是指物质生产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排除B项;血缘关系亲疏与宗法制有关,排除C项;社会文明程度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广西南宁、玉林、贵港毕业班摸底?28)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25)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后,又下诏说:“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并且说假如饥民“欲留”在当地居住,则准许他们“留处”。这说明当时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大量美国玉米免税进入墨西哥,其玉米生产成本是墨西哥的1/3至1/2,致使成百上千的墨西哥农民被迫放弃土地。这(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复权运动中,地方要求赎回外国经营的铁路,由自己集资兴建。1908年,张之洞在湖北、湖南和广东等省首脑的鼓励下,用英国贷款赎回了美国修建从汉口到广州铁路的权利。由此推知,这场运动导致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自15、16世纪至今,世界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侵略发展、自我发展和合作共赢发展三种模式。自15、16世纪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占世界主导地位的模式是以侵略与掠夺他国来发展本国的侵略发展模式。二战后建立了以和平求自我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21世纪初至今,世界发展模式开始了向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的转换。……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到经济全球化阶段的产物,它必将对未来世界历史的整体演进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胡德坤《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产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作者将世界历史发展分为三种模式的依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产物”。(6分)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21)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美国欲“肩负起领导责任”的真实意图是
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新加坡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这说明当时两国( )
【加试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甘地一向持强硬的反对态度,但1942年3月,丘吉尔却派出使者与甘地商谈印度战后自治的问题。丘吉尔转变态度的直接目的是
英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从1937年的25.9%,提高到1975年的57.9%;政府雇员从1931年的59.1万人,提高到1975年的7212万人。对此撒切尔首相表示:“我要求的是保守党信奉自由、自由市场、有限国家、国防强大。”据此推断,保守党政府在这一时期主张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26)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它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2.
(2019·海南高考模拟·7)1896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
3.
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彬料一、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4分)
4.
(2017·湖北黄冈高一第二学期期末·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5.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