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13)一战前,印度民族运动领导者普遍以民族自由为第一目标,认为罢工运动只是业界争端。但到1920年,国大党主导召开了全印度工会大会,并警告英国当局:“国家的全部“年轻人”不可能永远被压制。”据此推知,当时的印度( )
A
国大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民族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影响
C
已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阶段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失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与一战前印度民族运动领导人认为罢工只是业界争端相比,一战后国大党召开全印度工会大会,强调国家的年轻人不可能永远被压制,这说明印度民族意识有所增强,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斗争,即民族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影响,故选B项;国大党始终是资产阶级政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此时印度仍然处于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并未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阶段,排除C项;192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走向失败”的表述有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广东调研一·10)图1是画家单应桂在1960年画的国画《当代英雄》。画面描绘了两位妇女开山劈岭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图1
下图是1914年部分国家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7)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而中国劳工同样被美国工人的暴行所伤。美国传教士兼公使秘书威廉姆斯在1868年指出“如果在中国的美国人遭受的痛苦超过了至1855年以来在美华人所忍受痛苦的1/10,战争肯定因此发生。”据此可知( )
(2018·广东梅州一模·32)有学者认为:“在雅典,民主始终与排他性的社会结构唇齿相依;公民相对于非公民,无异于一个高贵的特权等级。”该学者强调的是
明末清初一些进步思想家认为,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要严君子、小人之辨”,还提出以“天下之法(公法)治天下”的主张。据此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摇身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代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
苏联“一五”期间,各种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约50万件(条),由此而节约的资金仅在重工业领域就达10多亿卢布。“二五”期间,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增加了1倍以上。工资基金在1933年为340亿卢布,而在1937年则已增加到810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2025·山西9月质检·3)九锡是古代天子赏赐给有殊勋臣子的九种礼器。曹魏、两晋及南朝时期,权臣胁迫皇帝赐予九锡或自加九锡,后世称“禅让九锡”。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后,统治者恢复汉代九锡褒赠勋臣的原始功能,在勋臣死后追赠九锡。北魏孝文帝这一举措意在( )
(2024·河北邯郸二模·4)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
热门试题
1.
(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7)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2.
(2018·山东日照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 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8分)
3.
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不断破坏责任制内阁,一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这反映了( )
4.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浮夸风”现象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③当时存在严重的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5.
(2009.广东历史.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