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可知“黄鹄号”的建造和试航成功( )
①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 ②是洋务派致力于“自强”的表现
③借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1866年......第一艘......试航成功”可知,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故①正确;据材料“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可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制成的第一台蒸汽机,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故②正确;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故③错误;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是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31)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
(2025·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13)1781年美国《邦联条款》规定:“除非经过合众国国会同意,并经过所有州的议会确认,任何时候都不得对任何条款进行任何修改。”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这反映美国( )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3)南朝梁武帝即位后,制定九流常选,试经授官,“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隋代,随着进士科的设置,考试科目基本固定下来,科举制初具规模。唐代,科举制逐步走向完善。这说明隋朝科举制( )
(2024·江苏南京二模·10)四川攀枝花市本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财政对四川投入资金量超过380亿元,使攀枝花市迅速成为了一座以钢铁为核心的城市。此举( )
1860年,奕诉等上《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呈览请议遵行折》,将清朝与英国等国的关系比拟为三国时的蜀、吴关系,呼吁与各国“遣使通好”。这( )
表1为近代以来部分学者对于“儒”的来源考证。表1这些考证( )
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该材料可以说明( )
“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表述是
热门试题
1.
创刊于1933年1月的《新中华》,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从创刊起就备受关注,一经发行便成为国内畅销杂志。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2.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3.
(2019·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29)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4.
有学者指出,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局面,儒家坚信“礼乐文明”的路线,法家推行以战争取胜为基本追求结果的改革路线。这反映出当时儒法分歧的着眼点是
5.
(2018·江西南昌一模·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囚》(原误作“网”)、《捕》二篇。《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圆于隋,相承不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