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5)633年,唐太宗下令修订《氏族志》,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唐太宗此举意在
A
打击门阀士族影响力
B
继承谱学优良传统
C
整顿官僚队伍的秩序
D
为科举制扫除障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题干中“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唐太宗意图打击没落的士族势力,故选A项;题干中重在强调唐太宗改变《氏族志》,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对官僚队伍的整顿,排除C项;科举制在隋朝已经确立,且科举制下士族参考者仍占多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于1866年,课程包括轮船制造、机械设计、船舶驾驶等。学生除理论学习外,还需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毕业生广泛任职于海军、开矿、造船、水雷、翻译等领域。这体现了船政学堂
当地时间 2021年3 月 23 日,苏伊士运河发生了塞船事件,导致运河双向断航。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塞船”事件严重影响这一期间全球市场石油、天然气、铜的供应,甚至可能威胁到卫生纸的生产。这表明,当前的世界经济
(2024·江苏扬州调研·14)有学者把科学革命的起始时间定为1500年左右,此后“欧洲科学第一次开始摆脱希腊遗产”,大规模的吸收包含阿拉伯、印度、中国等一系列文明成果。该观点认为科学革命( )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1)春秋时期,许多在战争中逃离家园的流亡者和冒险者把中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播到邻近的蛮族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半岛及其东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被完全纳入中原文明的范围,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边疆也有类似的扩展。这一过程表明
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2023·山东泰安二模·15)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指
(2019·河南郑州三模·24)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2)下表为《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刻画。据此可知,司马迁的史学写作( )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6)1892年,湖北织布局建成并开工生产,配备英国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织布局所产布匹投放市场后,“甚合华人之用,通行各省,购取者争先恐后,以故货不停留,利源日广”。由此可知,湖北织布局的建产( )
热门试题
1.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2.
(2024·广东湛江二模·12)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
3.
(2011.江苏单科.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4.
(2018·湖北潜江等四市·21)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美国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 )
5.
(2018·山东日照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 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