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著名经济史专家林文勋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本质上反映了( )
A
雄厚商业资本不断聚集
B
商品流通数量逐渐增多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
全国性商贸网络的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盐铁”属于生产生活必需品,“盐茶”中的茶叶属于经济作物,“粮棉”中的粮食是日常生活资料,棉属于经济作物,所以三个阶段充分反映了一般农产品商品化不断加深的趋势,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的前提下,古代的商业发展很难积累起雄厚的商业资本,排除A项;材料只是列举了商品流通种类的变化,并未说明具体数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商品具体流通的市场范围,而且材料中的茶叶、粮食和棉花既用于国内销售,也用于出口贸易,排除D项。
相关题目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表明林则徐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4)经济学家卡多佐曾提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时具有依附性和发展性,依附和发展不是对立,而是可以结合;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上升,依赖性会越来越低,直到过渡到独立发展阶段。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背景,应是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这导致了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13)下表摘引了美国学者所著《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部分目录。对下表中各章节核心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
(2024·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文综卷·25)东汉时期的“彩绘神兽多枝陶灯”(图8)使用了“羽人”作为装饰,该灯总共有3层,底座上布满了形态各异的动物,每一个灯盘的位置有一个“羽人”。作为一件陪葬品,该灯体现了主人希望死后能够羽化升仙的愿望。该灯具( ) 图8
下表为近代国人对历史文物的认识。这些认识( )
《宋会要辑稿》载,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下诏“自今应西川、山南、荆湖等道所荐送举人,并给往来公券(免费福利),仍令枢密院定例施行”。此举(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19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中国传统的棉纺织品逐渐淡出市场后,外商试图利用上海地区生产棉花的优势投资棉花加工业,相继在上海筹划成立火轮机器本布公司、丰祥织洋棉纱线公司、外商棉纺织公司,但均未能顺利建成。这一现象折射出( )
热门试题
1.
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这次大会
2.
加尔文认为人不可能以其自由意志来自救,一个人是否得救,都是上帝事先已经决定了的,即上帝的选民注定会得救,上帝的弃民必定要遭殃。该主张直接( )
3.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4)《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该书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结合所学判断,该书有可能记载了①棉花在内地的普遍种植 ②玉米在沿海地区的种植③葡萄在内陆的种植方式 ④关于胡椒的产地与形状
4.
下图为1955年顾生岳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年画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5.
(2023·江苏宿迁·18)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就职典礼上,南美“解放者”用过的佩剑被展示时,出席典礼的各国领导人均起立鼓掌。“解放者”备受尊崇,主要因为他推动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