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吉林二模·10)1980年,中央将一部分财政收支决策权力下放给地方各级政府。除了三个直辖市之外,其余各省以及自治区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额,在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分配收入。这种做法
A
扩大了地方政府的金融自主权
B
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
C
配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
有助于城乡经济逐步走向活跃【答案】D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中央将一部分财政收支决策权力下放给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学可知,中央下放了一部分财政的自主权,这有助于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经济,推进改革,有助于城乡经济逐步走向活跃,故选D项;材料中央下放的是财政自主权而非金融,排除A项;1980年,我国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C项。
相关题目
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科学进步终结了疫病传播传染病的流行难以控制 疫病防治有赖人类理性
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汉书·食货志》载:“天下既定……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这表明汉初( )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见古代雅典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目的从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对私立的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 )
战国时期,在今河南一带的商业中心,可以买到西方的皮革、东方的鱼盐、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这表明此地区
(2024·广东汕头二模·7)1895年至1900年是“民族”这个新词在中国传播的关键年代。这一时期史籍和报刊上逐渐出现了“民族”一词,唐才常、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这说明( )
(2024·江苏扬州调研·2)秦朝推行文书制度,自郡一级自上而下行文,要求遵照执行。如果县道属曹不受命的话,则按图1所示进行反馈,由县、道向上行文报郡后进行责罚。对该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图1
(2019·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23)欧洲共同体建立以后,成员不断增加,由最初的6国扩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12国,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统一的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初步建立了商品、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
明代初期,政府要求民间“细故”必须先由里老在申明亭内调处。里老一词中的“里”指里长,是明代乡村社会的一种职役;“老”指老人,是由当地民众推举出的公正有德之人,在许多地方由族长兼任,是民间权威和社会力量的代表。这一要求体现了
热门试题
1.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2.
(2009·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
3.
(2024·山东烟台一模·5)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4.
5.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7)“五四”以前,中国的先进分子是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取代封建专制主义;“五四”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表明五四运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