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广东湛江10月调研测试·24)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些变革意在
A
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B
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构建官僚等级秩序
D
延续百家争鸣的影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可知减弱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逐步减弱血缘关系,实现官僚政治,而未涉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废公族疏远者,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可知逐步削弱血缘关系的影响,逐渐建立以军功大小的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削弱血缘关系的影响,建立官僚等级秩序,而未涉及到百家争鸣局面,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毛泽东在某文中说道:“(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
(2024·甘肃一模·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1923年1月,中共政治机关报《向导》刊发《革命与反革命》一文,指出“一个阶级抑或是一个党派是否革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于任何党派甚至于任何军人每个革命的行动,都可以与之联合”。由此可见,《向导》报( )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4)西汉初年一度“纵民铸钱、冶铁、煮盐”,汉武帝时期,国家设盐铁丞,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专门负责经营盐铁的制造和销售。这一变化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5)宋神宗执政前期允许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实行直航贸易。执政后期只允许位于南海贸易中转站的海南岛进行直航贸易以补贴地方财政,其余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只能实行转口贸易。这一变化表明
(2024·广西南宁二模·4)苏轼所作《秧马歌》中记载,武昌“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秧马的使用反映了( ) 图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小说家们深知“时间就是新闻价值”,所以当梁启超在日本东京组织“政闻社”,鼓吹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并在海外华侨中进行活动时,黄小配即在1908年日本东京出版《大马扁》,把康有为写成“招摇海外”的“棍骗”,一个大言欺世的“伪圣人”,就是一部直接打击保皇派的小说。1911年4月27日广州武装起义开始后,黄小配亲历其事,事后搜集材料,写成“近事小说”《五日风声》,从5月起在广州《南越报》连载。这部长达三万余言的作品、翔实记载了起义准备、战斗经过,以至黄花岗收葬烈士的基本情况。有的小说特别注意把具体时间表明的非常清楚,仿佛写新闻一样。——李南《晚清报刊小说的新闻化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小说《大马扁》《五日风声》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报刊小说的新闻化”现象。(6分)
如表为1880~1913年德国注册律师人数增长情况简表(部分),表中的人口/开业律师比例为当年总人口数与开业律师数的比值。该状况( )
(2024·浙江杭州二模·3)史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据此( )
明初,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低洼地被深挖为塘养鱼,人们在塘基上种植果木,形成“果基鱼塘”。明中叶以后,顺德、南海等地利用邻近沿海港口的条件发展蚕桑业,把塘基上的果树改为桑树,形成“桑基鱼塘”。这种变化( )
热门试题
1.
(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2.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关于中国近代交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3.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简单质朴的“龙”的形象至今,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一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观察图1、图2,可以看出( )
4.
(2025·河北沧州高三月考·8)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然则今日吾国言改革,何故不为贫富不均计,而留此一重罪业,以待他日更衍惨境乎?”在此,孙中山强调( )
5.
综合如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