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2)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由于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A
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B
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
C
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D
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汉武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昭帝年幼,宣帝乍立”使得部分皇权暂时转移到权臣手中,霍光掌权摄政是君主专制制度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故选C项;内朝和外朝早在汉武帝时期即已建立,霍光没有完善中枢决策程序,故排除A项;只凭几位丞相“老迈平庸”,不能判定汉朝官员素养不足,故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霍光掌权摄政给汉朝统治造成危机,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拜登政府时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其外交辞令中的高频词汇。史蒂芬·沃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偏好‘基于规则’的秩序……而是在于谁来决定哪些规则在何处适用。”该学者的观点体现了( )
春秋末年鲁国的叔孙穆子出使晋国,晋悼公设宴。先命乐工演奏天子赏赐诸侯的《肆夏》之乐,叔孙穆子认为不合礼制不敢接受,又让乐工歌诵诸侯相见才用的《文王》三章,穆子仍然不肯接受,直到伶人歌诵用来宴群臣嘉宾的《鹿鸣》,他才接受。这一史事反映出当时
(2019·四川成都二模·32)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相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2024·福建漳州二模·14)图3是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人所绘关于1806年阿杜瓦战役的政治宣传画。该宣传画 图3 阿杜瓦战役中的孟尼利克二世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西方社会的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态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商业资本运作和科学技术等保持着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较为顺畅的交流。欧洲近代化开始于15世纪至16世纪初的环球航行之后。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之际,中国的阳明心学也正在席卷中华大地,李贽等人的反封建思想之锐利也不逊色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无论东南沿海、华北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此时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西间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科学技术活动交流日益密切,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中国的商品市场因为有许多国家的参与而纳入世界体系。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西欧诸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各国王权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而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大明皇帝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和西欧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朝中后期中国政府的主要行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19世纪7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
(2024·江西鹰潭二模·12)1337年至1453年英法爆发了持续百余年的战争,最终法兰西取得战争的胜利,夺回被英格兰控制的领地,这场战争使法兰西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国王也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这场战争( )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表1 秦简记载的地方行政运作执行状况(节选)据表1可知,秦朝
1867年,江苏布政使丁日昌在《自强变法条陈》中写道:“若中国精选忠勇才干官员,如彼国之领事,至该处妥为经理,凡海外贸易皆官为之扶持维系,商之害官为厘剔,商之利官不与闻,则中国出洋之人必系联故乡,不忍为外国之用,而中国之气日振。”这可以用来说明此时期( )
热门试题
1.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32)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2.
(2023·辽宁高考·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3.
(2020·安徽合肥一模·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0年初,中国先后与东欧五国签订了历史类和语言类留学生的双向派遣协议、技术类留学生的单向派遗协议。这些留学生负笈国外,开辟了新中国派遣出国留学生的先河。此后,中国政府还向苏联、朝鲜、越南、蒙古、埃及、印度等国家派遣了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不惜中断国外的学业,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摘编自李涛《中华留学教育史录》材料二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批52名访问学者赴美留学进修,从此揭开了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全方位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政策,为中国当代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城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和独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中国加入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大多数国际组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此后,出国留学出现了留学渠道逐渐增多、留学规模逐渐扩大、出国热潮逐步形成的总趋势。——摘编自刘艳《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留学教育发展的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4.
(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5.
590年,隋朝将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战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垦田、纳租课。这一举措(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