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这说明
A
政府重视保障土地私有权
B
土地国有成为大势所趋
C
限制地权有一定社会基础
D
均平理念已成社会共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推行授田、占田、均田”是为了抑制兼并,而不是保障土地私有权,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主要以土地私有制为主,故B项错误;据材料“政府先后推行”“还有人提出”可知,无论是从政府还是民间角度分析,限制地权有一定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同阶段不同阶层出现的均平理念,但不能代表均平理念是当时社会共识,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15)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发展中国家成为战后全球城市化的推力 ②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③南北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全球城市化放缓 ④环境恶化阻碍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2021·江苏苏州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6)苏州碑刻博物馆《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雍正十二年,苏州城内从事纺织业的机匠发动大规模聚众“叫歇”(罢工),最后以机户在改善机匠待遇的基础上,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叫歇”告终。这反映了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7)“同治中兴的英雄主要来自湘军的核心官员……这些爱国之士虽身为汉人,但坚定效忠清政府且相对较为无私,具有深重的新儒家信念,真切关注对于其社会阶级道德重整,关注乱事之后以传统模式重建廉洁、活力、仁慈的政府。”该学者强调同治中兴
“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下列对“激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23)1962年,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提出了要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观点
(2025·重庆高三调研·8)明初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载对当时杭州的纺织业工匠访谈,“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吾艺固过于人,而受值与众工等,当求倍值者而为之佣。”这则史料可以印证( )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4)马克思认为现代化是“以资本为基础的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生产、大消费、大交通体系等过程的总和”,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随之而生的大规模分工、强大的集权官僚国家、亲密的村庄群体变为不近人情的城市群体、公共的社会关系变为个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意在说明现代化的实现( )
(2019·四川雅安三模·29)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开始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美、英做法意在
(2023··12)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热门试题
1.
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2.
(2024·福建福州二模·11)表2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表2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
3.
【加试题】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4.
(2015·浙江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
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这体现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