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6)胡适曾说,“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 如果我们自命作领袖的人也空谈折衷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缺而已”,因而他认为“不妨拼命走极端”。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意在
A
推动学习西方文化
B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
折中调和中西文化
D
以新文学再造文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只有抱残守缺而已”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拼命走极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有利于推动学习西方文化,故选A项;“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说明全盘西化,并不能得出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如果我们自命作领袖的人也空谈折衷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缺而已”说明胡适反对折中调和中西文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新文学(以白话文写作)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潍坊三模·4)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管理粤北瑶族聚居地连山县期间,“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该举措旨在(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5)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28)何如璋成为中国首任驻日公使后不久,即著《使东述略》,其中写道:“欧西大势,有如战国;俄犹秦也;奥与德,燕赵也;法与意,其韩魏也;英则今之齐楚也;若土耳其、波斯、丹、瑞、荷、比之伦,直宋、卫耳。比年来,会盟干戈,殆无虚日。”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处于
(2024·辽宁丹东二模·10)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通过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经历了四次提升。2019年起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变化表明( )①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②国家财政收入逐渐增加③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④国家更注重惠民和公平
(2018·四川宜宾一模·32)“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表1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表1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2023··13)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君主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这反映了
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氏族组织对政治仍然有重要影响。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这一变化表明
有学者指出,在书写民族国家历史方面,与那些本国的历史学家相比,异邦历史学家显然要写得更好一些,因为异邦历史学家是超然地、独立地对此进行描述,而本国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多多少少都传递了种种同情与憎恶。作者意在强调( )
热门试题
1.
唐代中后期,官民葬礼“贵贱既无等差,资产为其损耗”的现象愈演愈烈,政府遂重申唐代前期《开元礼》和《丧葬令》的葬礼要求,并通过制、敕使之具体化,还增加了对内侍官、散试官、幕府官员和庶民葬礼的规定。可见,当时唐朝
2.
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3.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6)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但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
4.
1973—1982年,苏联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农业投资数额在世界大国中居首位。这说明当时苏联
5.
遣使巡察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推行视察地方的制度,到汉朝刺史的派遣,遣使巡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固定形式。遣使巡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据此可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