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1—12世纪,在地广人稀的西欧庄园中,封建领主为了吸引佃户,会采取降低租金的方法,甚至会让一些农奴上升为自由农。而到了13世纪,地租越来越高,有的自由农为了获得一块耕地,甚至降身为农奴。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西欧( )
A
人地矛盾逐渐凸显
B
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C
庄园农业生产衰退
D
瘟疫造成人口锐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最初地广人稀,封建领主降低租金吸引佃户,甚至让农奴上升为自由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租越来越高,自由农甚至愿意降身为农奴来获得耕地;这表明土地变得相对稀缺,人地矛盾开始凸显,故选A项;地租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封建领主的实力,不利于世俗王权的加强,排除B项;材料中农民为获得耕地而降低身份,暗示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的吸引力,表明庄园农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是人口数量增长导致的,而不是人口锐减引起的,并且西欧的黑死病发生在14世纪,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表2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若干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 )表2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3)隋朝建立后,一度呈现出繁荣富庶的局面,有史家说“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史书记载长安、洛阳、太原等地的仓库储存的物资在唐朝建立后还用了很长时间。隋朝出现繁荣富庶局面的原因有①北周的统治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大索貌阅”增加纳税人口③江南经济发展扩大了政府财税来源 ④租庸调制保证了国家的税收
(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9)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图3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1e Petit Journa1》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指示: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作出这一指示的时间是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分部,其主要工作是: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创办一批工人阅读的刊物。这一做法旨在( )
(2024·福建宁德三模·5)表1是地方志记载的清朝前期江南部分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表1据此可知,江南这些区域( )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2)秦朝在征服岭南后,在岭南地区修建了不少的城池和关隘,譬如《史记》中记载的岭南三关,分别控制着五岭山脉的险要关口,卡住了从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通道。这一措施( )
图5是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垦土地的场景。这是基于当时图5
(2018·山西晋城一模·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热门试题
1.
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 )
2.
(2023·安徽蚌埠三模·10)19世纪中期,一位美国官员做出如下预见:“一个时代将要到来,人类将成为一家人,我们盎格鲁-凯尔特-诺曼的卓越血统将领导各国走向这一结果……这一伟大的邦联将最终环绕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这反映了
3.
(2012.浙江文综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4.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12)1794年,《普鲁士邦法》颁行。其上编是私法,分人、债、物权各章;下编包括亲属法、商法(票据、保险、海商)以及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警察法等)它一方面确认君主专制、农奴制、警察国家、贵族特权,另一方而也开始采用近代所有权、契约等概念。《普鲁士邦法》的颁行
5.
(2011.福建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