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
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
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
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对金融和战略物资进行统制,是为了应对日本的侵华,不是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战时经济体制”不是南京国民政府首创,是近代国家在面临战争时普遍采用的手段,故B项错误;“战时经济体制”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有效地进行战略资源的调配,故C项正确;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是战争,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福建厦门四模·7)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知识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的论战。在论战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据此可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 )
(2023··6)下图为20世纪初《人镜画报》上的漫画作品《心地不明》:在镜前作“立患(宪)”二字,镜中“患(宪)”字的心字底充满阴影。该漫画
(2025·湖北高三联考·4)《宋史》载,苏辙出使辽国时发现“(辽国官员)王师儒能颂洵、轼之文及辙《茯苓赋》,恨不得见全集”;张芸叟出使辽国,也发现辽国馆驿的墙壁上刻着苏东坡的诗。这表明( )
1902年,史学著作《欧洲十九世纪史》的中文译本有如下宣传语:“十九世纪者,历史上空前之名誉时代也。欲识人类之价值,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观天演之作用,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养国家之思想,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这段宣传语( )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
(2024·山东潍坊三模·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战国时期,将所有民众置于国家名籍之上成为各国变革的主旋律。上述变化( )
下表为1960~1970年法国、西德、意大利和美国主要经济发展数据(单位:%)。由此可以推断出
(2020·广东佛山一模·35)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2024·山东济南三模·5)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两浙海防图略》《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西汉末年思想家扬雄在《反离骚》中,把屈原比为“凤皇”“神龙”“骅骧”,用“芳酷烈”“扬烨烨之芳苓”来描述屈原的品德,但是扬雄又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热门试题
1.
(2024·湖北中考·1)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2.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这一条关系重大。以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使用的军队就是根据这个条约早已盘踞在平津铁路沿线的‘中国驻屯军’。”此条约是( )
3.
(2023·浙江台州一模·9)有研究者认为,17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已经把国际法知识介绍到中国,1689年中俄尼布楚谈判中就曾运用国际法。此后,国际法不断传入中国并被用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包含有国际法知识②《万国公法》印行标志着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③20世纪30年代“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④《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4.
(2023·黑龙江大庆·42)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该历史事件是( )
5.
孝文帝将汉族的门阀制度正式推广到鲜卑族中,使鲜卑贵族士族化,从而在根本上调和了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的矛盾,把不同民族的封建统治者变成了阶级利益一致的一个阶层。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