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湖北十一校高三联考·6)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1877年,李氏提交了《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的报告,其中强调了青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提出可以在胶州湾筑建港口的观点。李氏之后,欧美人士来华调查者趾踵相接。上述活动
A
开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加速了向近代矿业发展的进程
C
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了西方对中国进一步考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1868—1872年间排除A;李氏之后,欧美人士来华调查者趾踵相接,考察活动使西方殖民主义者掌握了中国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理状况,为日后在华开矿、筑路、修港口等方面的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可知选C;材料不能体现向近代矿业发展,排除B;D项表象化,故排除。
相关题目
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女王说:“准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
屯田制是中国古代由国家利用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的制度。曹魏时期的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这种民屯的经营模式是
(2024·吉林三模·8)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当时位于重庆的美国使馆给美国政府写了报告,认为这一事件是破坏抗战的举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特使居里到重庆进行交涉。此外,当时美国知名驻华记者斯诺和斯特朗也在美国媒体上对皖南事变作了详细报道。这种形势( )
(2019·广东茂名一模·24)《礼记·礼运》孔子日:“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这反映了孔子主张
(2024·辽宁抚顺一模·4)宋金对峙期间,宋朝频繁地遣使大金。金朝扣留大量使团以逼迫这些文人名士为金朝政权服务。如南宋大臣宇文虚中在金为官十八年,金人李聿兴曾言“本朝并依唐制,衣服官制之类,皆是宇文相公共蔡太学并本朝十数人相与评议”。据此可知( )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以传教士为主的来华欧洲人士,大量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古典经籍,不仅开创西方汉学先河,而且对欧洲近代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耶稣教士定期向教会汇报中国情况的书信,是当时介绍中国思想文化最主要的材料。不少传教士把中国经典古籍翻译介绍到西方,解说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欧美的汉学研究。例如殷铎泽译《中庸》《大学》《论语》,柏应理作《西文四书直解》,卫方济译《四书》《孝经》《幼学》……。 ——摘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20世纪以前来京的传教士,大多坚信西方文化绝对优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落后低下,应予取代,只有基督教才能救中国……为了争取更多的信教徒,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但在教会学校里同样弥漫着浓烈的西方文化优越的气氛。 ——摘自左芙蓉《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20世纪初,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成功、清政府垮台等重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西方人又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汤普森的《北洋之始》正是这样一部著作,本书作者作为一名外国传教士,他在描述中国特别是中国文化时始终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与19世纪西方人往往带有歧视意昧和疑难色调的记述不同。可以说在新世纪,作者的这部著作让西方人重新认识觉醒中的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自牛红菊《<北洋之始>探究——外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文化》 (1)据材料一、二,指出欧洲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 (2)据材料一、三,概括欧洲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认识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1分)
(2019·福建泉州二模·28)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京师同文馆是晚清培养译员的学校和翻译出版机构。翻检《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编者认为其前身之一为明代“掌译书之事”的机构。该机构是( )
(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25)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
热门试题
1.
(2017·江苏镇江·10)观察下面的战役态势,它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 )
2.
(2022·山东临沂·13)图6是一位初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搜集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出该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 图6
3.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该报道反映了( )
4.
(2019·四川宜宾高二第二学期期末·7)四川东汉古墓出土的画像砖,刻画了墓主人生前的宅院、池塘、大片稻田、山林和盐井;山东滕县出土的画像石,展现了墓主人大面积麦田之外,还有田庄中冶铁作坊工作和部曲操练的景象。说明当时( )
5.
(2020·山东济宁·16)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据下表信息判断,该人物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