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15)美国历史学家布莱恩·莱瓦克在提到20世纪30年代政治的分化时指出:“当资本主义国家在高失业率和工业出口率降低中挣扎时,共产主义俄国似乎出现了奇迹。因此,西方政治变成两极,左边是共产主义,右边是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然而,在美国和欧洲,政治家和决策者争取中立”与这一时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在实行指令性计划
B
苏联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牺牲
C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D
国际法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可知,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牺牲,即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将农民视为工业的“贡献者”,通过行政命令的办法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他们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故选B项;“苏联模式”经济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美国是指导性,排除A项;1922年,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排除C项;19世纪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步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承认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国,“没有美国的参加,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解决的”。他甚至表示,苏美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都存在着“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解读正确的是( )
(2019·浙江余姚高三第一次选考科目模拟·4)《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列示意图出现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的是① ② ③ ④
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
1978年5月,中央组织考察组赴港澳进行调查并提出,把宝安、珠海作为出口基地,逐步建成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这反映出( )
下列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创作的两张圣母画。这体现拉斐尔(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19)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如图为苏俄(联)某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农业发展情况。该经济政策为( )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希拉里普选票数多共和党特朗普近34万票,选举人票,希拉里比特朗普少74票,希拉里输掉了选举。这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在全国举办庆祝活动,甚至还去国外巡演。这个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再创作,增添了爱国主义的新内容。这反映了( )
2.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_____
3.
(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5分)
4.
(2013·四川凉山卷·1)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5.
(2017·浙江嘉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