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两国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外交待遇,不仅承担谈判建交的任务,还负责处理侨务和商务问题。这说明了( )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求同存异原则成共识
C
新中国进行务实的外交活动
D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没有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约束,体现了务实外交的特点,故选C项;此时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分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排除A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共识”说法有误,排除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因素对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3)盛唐画家张萱绘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柔弱的女子熟练骑乘着彪形的骏马,服饰鲜亮,马匹俊美;晚唐《挥扇仕女图》中的唐宫嫔妃,体态丰肥艳丽,精神倦怠,郁郁寡炊。据此可知,这一绘画风格的转变
(2023··7)1866年,奕诉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建议选取30岁以下的满汉官员经考试入馆学习天文算学,这在朝廷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在他们看来,让举人优贡等正途人员去学习天文算法、营造器械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简直是儒林奇耻。据此可知
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号召力就在于人民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真正的主人,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幸福。与之相应,中共的执政理念是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据此可知,这一判决( )
(2022·广东省一模·18)知识危机时代往往伴随着新知识的生产,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5—16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材料二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英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并对这一危机作简要评价。(8分)
(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33)瞿秋白赴苏俄考察期间发现,老工程师屡次怠工,唾骂布尔什维克,被下狱三四次依旧如此,政府没有技师,也只能听任也;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盐,却不愿要政府发行的卢布。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2)“‘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非虚说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弑君三十六,而远国之不相通问者不与焉。《春秋》既成之后,以迄乎秦,弑父与君之事息矣。”这种变化说明( )
(2023··11)综合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杜佑在《通典,选举六》中指出:“我开元、天宝之中,一岁贡举,凡有数千;而门资、武功、艺术、胥吏,众名杂目,百户千途,入为仕者,又不可胜记。”这主要说明了唐代( )
图6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年创作的油画。该油画体现了 图6 《吃马铃薯的人》
热门试题
1.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2)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汉书》记载:“……是故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吴王刘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为扭转这一局面,西汉王朝( )
2.
(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3.
(2020·四川绵阳·24)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 )
4.
(2023··3)清朝时期,在民间义田呈报官府备案后,擅卖、擅买义田被定为违法。如广东花县土地买卖惯例为“其私家自卖之田,地契内必声明不是尝产(公共财产),而买主乃受”,这一规定反映了当时
5.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9)1990年代以来的改革其深刻程度是1980年代不能比的,一种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社会结构也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成为拉动中国这之后20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引擎。这表明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起飞”主要得益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