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陕西咸阳一模·9)魏源在其《老子本义》中认为,老子之“自然”是“迫而后动”,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主张将“忧患意识”与“实事实功”相结合。对老子“无为”的新诠释体现了魏源
A
肯定洋务改革自强的主张
B
探索救亡图存的经世之道
C
要求革新思想的忧患意识
D
推翻清廷腐朽统治的意愿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忧患意识’与‘实事实功’相结合”可知魏源结合传统儒家经世学说对道家经典进行了解读,强调老子的“无为”思想也包含了忧患意识和实践精神,体现了鸦片战争后,开明知识分子对国家救亡的探索,故选B项;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当时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排除A项;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只是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依然固守传统的儒学经世观,排除C项;魏源本质上依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基本出发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日照二模·11)14世纪末—16世纪,英国出现了出租自营地的高潮,庄园主将土地出租给较为富裕的农民或包买商经营农场,在这一进程中,农场规模、租期和承租人权限日益发展,并有农场主买下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2025·重庆高三调研·1)盉(hé),古代酒器,用陶或青铜制成,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如图为不同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盉,这一系列考古发现可以用于印证( )
(2024·山东青岛二模·15)图5是拉美和加勒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占GDP总量比重)统计表。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图5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2024·山东烟台一模·11)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备科知识的学习。这反映出(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在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16)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央视推出反映香港回归20年历程的五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该片由《神圣时刻》《同心圆梦》《凝聚共识》《开启归途》《同舟共济》五集构成,其中第二集是
热门试题
1.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
(2024·江苏南通三模·15)下表为北京大学25周年校庆民意测验表。影响表中测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
3.
(2012.北京文综.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图6
4.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
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9分)并做简要评价。(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69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