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邵阳二模·1)下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反映了( )
A
牛耕技术的推广
B
礼乐制度的完善
C
中原文化的浸润
D
成熟文字的出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牛尊与湖南衡阳出土的商代牛尊造型相似,说明湖南地区可能受到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由此体现了中原文化的浸润,故选C项;仅根据牛尊无法说明牛已经被用于耕田,而牛耕技术的推广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排除A项;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形成,排除B项;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材料不能表明两地的青铜牛尊上存在成熟文字,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各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据徐毅、巴斯范鲁文《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及其全球化比较:1850—2012年》 材料二 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年限表 1935年中国化学工业组织形式表——据张洪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50—1960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9分)
史学家彼得·伯克曾统计并分析了1340—1519年间意大利 600 位富有创造力的精英人物,结果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北部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只有极小部分来自于南部。这一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当时意大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末·5)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避难上海的德国犹太画家白绿黑以质朴的木刻版画形式,创作了大量体现社会底层黄包车夫的作品(如图)。这反映了( )
(2024·浙江嘉兴二模·5)某同学在进行主题学习时,搜集了如下材料:《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变法通议》《革命军》。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主题应是( )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如果说,最早开始……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依据所学判断,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1928年9月,《申报》一则广告说:“中国现在最难解决的,就是平民生计问题,所以三民主义上,民生主义列为第一。倘是同胞们,人人都乐用国货……三民主义是中山先生的救国主义,那么做了中国人,着了中山装,又去用外国的劣货中山扣,岂非是替外国人扩充生产的力量?”这一广告重在
(2018·福建漳州二模·25)下图是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此事例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2025·重庆高三调研·2)荀子在《天论》中指出:日月之蚀、星坠木鸣等现象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下列言论中与之最相近的是( )
(2024·河南五市一模·2)汉朝官员俸禄是钱币(东汉是半钱半谷),而东晋南朝,禄田和力役(国家将其控制的劳动力分配给官员个人役使)变成官员俸禄的大宗。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23··8)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等措施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这些做法
2.
(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30)中共重新印发1933年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的一些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坚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新发布的土地文件则“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五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上述现象可能出现于
3.
(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4.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
5.
(2022·佛山市顺德区高中教学质量检测·2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为遏制其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紧急入朝。第9兵团入朝后,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十余万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以惊人的毅力翻山越岭、悄无声息地抵达预设战场,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激战。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摘编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抗美援朝战争史》(1)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原因。(6分)(2)概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意义。(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