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贵州贵阳二模·2)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战国时期孟子亦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A
儒家学说成为主流
B
民族关系逐渐缓和
C
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D
民族差异不复存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结合材料“刑以威四夷”春秋时期主张对少数民族用“刑”,可见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紧张,但是到春秋晚期,孔子主张对“远人”“修文德”,到战国时期孟子更主张“来者不距(拒)”可见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民族关系逐渐缓和,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成为主流,排除A项;材料中春秋和战国时期说的都是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并没有说政治局势,排除C项;民族差异一直存在,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 )
“州郡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和唐朝的十道或者十五道都是依据这一特点划分的。这一划分
(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14)17世纪早期出现了艺术史上的“荷兰小画派”,绘画的尺幅越来越小,绘画的题材更加多元,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风俗画等画种逐渐独立成科,作品完成后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889年,李鸿章为格致书院亲拟考题:“各国立约通商,本为彼此人民往来营生起见。今设有一国,议欲禁止有约之国人民来往,其理与公法相背否,能详考博证之欤?”此考题的命制意图最有可能为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1)政治价值观包括政体偏好、政府偏好、政治重要性、政府信任度等内涵。依据政治价值观指数(2007年)的跨国比较图可知
(2018·广东二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四大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将承诺并承担道德义务,保证相互之间不发动战争或针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并相互合作以及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合作以维护和平;第二,四大国将保持足够的武装力量,并在形势需要时愿意使用该力量去防止或制止出现的任何侵略行为。 ——1944年2月罗斯福《关于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战后和平构想产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此构想的内容与影响。(9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国政府即发布了《布赖斯报告》。该报告详细描述了德国在比利时和法国境内的各种劫掠。此外,英国政府还建立了官方的战争画家团体奔赴前线,记录战争状况。上述举措意在( )
明朝立国之初,因湖北郧阳等荆湘山区盗贼猖獗,官方对该地区实施封禁,导致其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涌入此地,除了种植五谷杂粮维持生计外,还兼营多种行业,“山中木材、竹笋、纸张、木耳、香蕈、铁矿、木炭、黄金等各类产业,皆为流动移民所依赖”。这一现象反映了( )
宋代某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该诗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是( )
(2023·北京东城区一模·10)《共同纲领》第55条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有利于
热门试题
1.
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2.
(2016·甘肃兰州二模·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3.
(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1)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里说“按传统的说法,夏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有十四世、十七王,经历了四百多年。……但按古老的传说来看,夏王朝的建立者不是禹,而是他的儿子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4.
(2022·湖北宜昌·31)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
5.
(2018·湖北襄阳一模·41)(25分)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 性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因为将多数规则奉为圭臬而忽视对多数权力本身进行制度性的补充、制约与完善,因而屡屡犯错。——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材料二社会的激变往往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阶级间的不平衡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层面的大量不平等……几次革命的高潮都是由城乡贫民发起的……法国大革命的民众主导必然导致其平等至上的价值取向。自由和平等严重失衡,使大革命的民主制……成为多数人暴政的“专制民主制”的典型。——安然《论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局限及其原因》材料三民粹主义将社会分裂为两个同质的对抗性群体——即“纯洁的人民”与“腐败的精英”,其主张可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专制和激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在欧洲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全球的扩张与民族福利国家社会保护的冲突;另一方面反映了深度参与开放的精英与被边缘化的底层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于主流政党在民主绩效上的糟糕表现——其所代表利益的局限性,以及兑现竞选承诺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危机的能力愈来愈弱。——李凯旋《民粹主义在当代欧洲兴起的根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多数人暴政”、近代法国大革命“专制民主制”和当代“民粹主义”出现的原因(12分)(2)综合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民粹主义的危害,指出规避民粹主义的途径。(13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