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广东百校联考?29)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
A
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
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
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
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由材料“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不为多数赞成”可知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封建陋习而非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封建习俗而非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习俗而非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四川成都一模·10)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选正值农忙,农民最初积极性不足。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很多农民把选民证称为“当家作主证”,和土地证—起放到箱子里保存;还有妇女主动向村干部索要选民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未能参加选举而埋怨村干部。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
19世纪中后期,“西学源出中国说”“中体西用说"“托古改制说”曾先后出现并流行于中国思想界,这些学说的共同进步性是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
(2019·重庆高三上学期期末·32)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 300 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 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
(2025·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三入学考·7)1920年,《东方杂志》刊登了《文化运动之第二步》,该文评价当时学术界通俗主义盛行的现象:“致创造之才能,超奇之理想,末(莫)由发展”;“横通耳食之风盛行,使人人对于学术思想,抱一生吞活剥不求甚解之习惯,而无深切之感受,彻底之了解。”据此可知,该文意在( )
由于地理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产生之初,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观察如图,以下说法符合③所属文明的是( )
1864年,李鸿章提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而才亦可集。”材料表明李鸿章意在
(2024·江苏如皋三模·3)嘉峪关魏晋墓葬群3号墓有表现汉人放牧的壁画;嘉峪关6号墓的壁画中有描写羌人耱地、氐人耙地和披发者耙地和汉人妇女狩猎的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这些发现可用于佐证我国古代( )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3)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认为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而创造的。这种思想在当时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26)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热门试题
1.
(2014.海南单科.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2.
(2015.上海单科.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3.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通过了《关于救济失业员工问题的决议》,规定所有公私工厂和10人以上之作坊被解雇的工人,无固定收入者,可领取救济金,若有固定收入且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者,即刻停止领取救济金。该政策有利于( )
4.
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5.
(2010.山东文综.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