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摩睺罗神,为释教八部众神之一。北宋《醉翁谈录》记载:“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睺罗,大小甚不一,价亦不廉。”这反映出( )
A
民间习俗和宗教理念互鉴
B
手工业技术关乎产品品质
C
儒佛相交融影响群众认知
D
语义流变与商品经济辉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显示摩睺罗神从佛教神祇演变为北宋京师泥孩儿玩具的俗称,体现了宗教语义的流变;同时“价亦不廉”突出其作为商品的市场交易和高价特征,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仅描述宗教词汇被世俗化用于玩具,未体现双向交流过程,排除A项;材料虽有“端正细腻”的外观描述,但未提及技术如何影响品质,焦点在商品属性而非生产技艺,排除B项;材料仅提佛教元素摩睺罗,未涉及儒家思想,故无交融证据,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邵阳二模·7)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3)汉武帝时期,《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这反映了( )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3)对表2所示思潮作用的解读,正确的是表2
下列叙述准确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是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十分重视整顿服饰礼制。他废弃了元朝的官服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承袭古制,严格等级,职官朝服,以袍衫为尚,用冠冕衣裳。凡遇大祀、冬至等重要礼节,不论官员职位高低,都要按传统戴梁冠,穿赤罗衣裳。朱元璋的举措意在
有学者认为,拜占庭帝国皇帝康斯坦提乌斯(337·361年在位)在两河流域大规模屯兵,其日的并非扩张、侵占领土,而是“在底格里斯河我们这一侧拉起警戒线,监督波斯国土可能入侵的地方”。这表明
(2024·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文综卷·28)在清朝时期牙行是民间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是政府与商业联系的重要纽带。牙行经营种类丰富,除绸、缎、油、铁、布、炭、楠竹、皮帽等,还有烟、茶、麻、广福杂货、砂糖、瓷器、西货等,而且牙行在清朝还承担着政府收税的职能。由此可见,牙行的出现( )
战国时期,齐威王在国都临淄创建稷下学宫,广揽天下贤士,至学宫兴盛时期,吸引了各国学士有“数千人”。他们各述政见“不治而议”,如《宋子》、《田子》等诸多著作也诞生在此,被后人称为“齐国的最高学府”。这说明
1943年1月,《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签订,条约明确废除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使馆区及驻军、租界、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等。中国方面同意暂时搁置九龙问题。条约的签订体现出民国政府( )
图1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渭水上的便桥定盟的历史故事。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 )图1
热门试题
1.
(2015·广东省卷·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2.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3.
(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26)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4.
(2020·河南·3)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5.
(2019·广东深圳一模·27)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