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2所示为1932—1936年华商、日商、英商纱厂棉纱棉布销售最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单位%)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表2
A
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B
列强资本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C
日资企业加紧在华进行扩张
D
英国丧失工业经济大国地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棉纺织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日商在中国的棉纱和棉布的销售量呈明显增长趋势,这表明这一时期日资企业加紧了对华侵略,故选C项;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工厂生产的棉纱和棉布的产量一度有所增加,但随后又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表明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并未增强,故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日商所产的棉纱和棉布所占比重在上升,故排除B项改之国在当时占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并不能表明其丧失了工业经济大国的地位,故排除D顶。
相关题目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6)毛泽东曾指出:“从一九二四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经过援助国民党的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可见,国民革命( )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图2 莫斯科大学主楼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13)17至18世纪,英国的治安法官通过厘定工资表详细规定农业工人、工匠、仆人等劳工的最高或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英国在1650—1659年由治安法官颁布的厘定工资表数量为97份,1700—176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71份,1760—180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24份。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5·江苏淮安开学联考·10)近代史上的中国以“睡狮”的面貌频繁出现,成为影响国人深远的文化现象。下图是1903年第32期《新民丛报》的封面,该封面反映了( )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2019·广东汕头三模·27)清初,朝廷禁止对商人额外征税,取消了机户织机“不得逾百张”的规定,允许民众自由开采井盐,准许商民自行开采云南铜、铅、锡、银、铁矿,对于上税多的矿商还赏以顶带。这些举措
20世纪初,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相继建立;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这说明( )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其余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别人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据此可知,该理论
(2018·江苏高邮高二第一学期教期中·16)科技创新与国际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口原料、半成品,利用当地劳动力,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再出口到各国。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8世纪,法兰克王国推行采邑制,贵族从国王处领取的采邑,只能终身享用,不能世袭,并且领取土地的贵族要为国王服骑兵役。这一举措被一些势力大的封建主纷纷仿效。这表明采邑制( )
2.
(2024·河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6)经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章程第一条赫然写道:“(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晚清官员盛宣怀指出轮船招商局“实系已成之公司,从前称公局者,即系公司之谓也”。材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3.
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4.
同治五年(1866年),苏、浙、皖各州县先后设立“劝农局”“招垦局”“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随后,湖北、河南、江西等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迁入。这一移民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5.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3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5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