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掌握数学的艺术家”,并认为这些艺术家为更准确地描摹自然场景,对人类的视觉及光影变幻特征呈现的模式进行了大量“实验”。该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A
导致欧洲艺术世俗化和现实化
B
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C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D
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4·吉林二模·9)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史学界围绕着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争鸣的成果,大多收集在出版的有关论文集里,这些论文集主要包括:《中国的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分期问题论文集》、《中国历代土地制度论文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中国近代史分期论文集》,这表明我国当时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1)图1为出土的二里头时代陶礼器遗址分布图。该图可以说明当时( ) 图1
唐代赵蕤说,“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为天下之人强掩弱、诈欺愚,故立天子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这反映出
1924年起,在共产党人的倡议和主持下,以国民党的名义在广州举办了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农讲所的办学宗旨是:“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孙中山在第一届农讲所毕业礼上作了“耕者有其田”的重要演讲。由此可知,广州农讲所
(2023··8)1925 年中共四大会议上,开始把“地主”作为农民痛苦的直接原因和首要原因及农民革命的主要对象。会议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称,“广东的农民与地主之争斗,工人与大商买办阶级之争斗,小商人与军阀之争斗,都很明显”。中共“农民革命”形成基于
(2024·江西宜春二模·1)在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制酒器、木质棺椁构成的葬具等。这表明( )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1)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分”论礼、以“法”说礼、以“伪”释礼,创造性地提出了明分使群、隆礼至法、化性起伪等新的思想主张。在此影响下,“礼”作为“人道之极”“治辨之极”的社会政治意义得以显现出来。荀子的这一贡献( )
(2018·山东潍坊模·34)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18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构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2023··6)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和上海创办强学会,朝廷大臣孙家鼐、翁同龢、张之洞等人也参与其中。强学会举办演讲,翻译西方书籍,发行《强学报》,设立图书馆、政治学会等。这折射出,19世纪末的中国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热门试题
1.
佛教诞生:BC_____世纪
2.
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书》,谴责军阀吴佩孚“破坏约法赋与的集会结社自由权,惨杀赤手空拳以争自由的劳动者”,认为吴佩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敌人,乃是全国争自由的人民的敌人”。为此,中国共产党( )
3.
(2025·河南高三12月联考·8)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湖北都督府制作并颁发了一系列纪念章。纪念章正面五角星形的凸出部分书有“武汉纪念章”五个字;背面主图案为黎元洪戎装浮雕半身像,头像上方还有“黎元洪”英文签名。制作这些纪念章意在( )
4.
下列对表格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常熟的士大夫毛晋,将“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出,即以买书刻书之用”,他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因此家业富饶。商贾之家也出了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如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明》(下)材料二 20世纪初,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分解加剧,“士”与“商”两个判若霄壤的等级分解最为剧烈,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商”则大部分成为绅商集团的主体。“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福音,“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下)(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影响。(6分)(2)简析材料二中“士”“商”分解加剧的原因与历史作用。(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