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五口之外经商、传教及到藩属国活动,并拒绝外国公使进京递交国书,规定由两广总督钦办对西方外交事宜。这表明清王朝( )
A
力图维持天朝体制
B
运用条约收回主权
C
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D
外交机构的专门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试图延续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通过限制外国人活动范围和外交接触层级来维护朝贡体系和华夷秩序,故选A项;材料中的措施属于被动防御而非主动运用条约收回主权,且当时清政府更多是接受不平等条约而非主动争取权益,排除B项;“东南互保”表明清政府统治根基严重动摇,排除C项;外交机构专门化需以总理衙门设立(1861年)为标志,而题干中由地方总督处理外交仍是传统体制的延续,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经济收入中,外部援助占相当比重。但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实现全部自给。这主要得益于( )
16至18世纪,欧洲科学家们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之“新”字。如培根出版的《新工具》;开普勒出版《新天文学》;伽利略《两种新科学》……这反映了当时的科学家( )
(2024·浙江嘉兴二模·17)以下是1874年日本与清政府总理衙门关于台湾主权归属的辩论内容节录。下列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7)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919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
(2023··1)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多数哲学家都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如孔子认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法家思想却强调“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家的这种历史观
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要形式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 )
(2023·山东济南一模·12)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遭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4)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热门试题
1.
(2020.7·浙江高考·14)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2.
铁木真建蒙古汗国于_____年
3.
(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1)司马迁自叙其所著《史记》宗旨时有“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之言。东汉学者班彪则认为《史记》“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两人的认识反映了汉代
4.
中华民国建立于______年
5.
(2022·深圳·9)下表整理了徐光启推广农作物和整理农书的材料(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