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此话应出自
A
朱熹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反映了利用学校来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符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故B项正确;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材料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王夫之思想的特点是唯物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在今湖北云梦睡虎地所发的秦墓竹简中,出土了一些法律文书,其中一份资料记录户籍,写着:“某里的无爵平民甲的家外、妻子、子女、奴婢、家财、畜产如下:家屋一栋二屋,各有人口,室皆瓦盖,设有木造的门;种有桑树十株;妻某在逃,不予查封;成年女儿某,未婚;未成年男子某,身高六尺五寸;奴婢:未成年女子某;雄犬一只。该制度旨在
(2019·安徽合肥二模·28)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这可以反映当时
图5是新中国出版发行于1950年的年画。这一年画 图5
东非肯尼亚从百年前开始种植茶叶,1963年独立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肯尼亚茶叶种植与生产的历程可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这表明( )
(2018·江西南昌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1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12分)
投壶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由于只取“射礼”中繁杂程序的一半,舍去了“武”的内涵,使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投壶的发展( )
(2024·江西鹰潭二模·7)1904年《南洋官报》发表文章《皖南风俗利病说》,细数当地存在的六大问题,如地广人稀,多商少农;没好好开发黄山上的药材资源等,解决措施即“垦荒地、讲种植、开矿产、兴水利”。1905年《北洋官报》曾报道新闻一则“洋烛一宗,近来销售颇巨,上海早经设厂仿制,借以抵制外货,成效卓著”。这些近代报纸反映了( )
(2018·四川宜宾一模·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扬·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教育家。受加尔文派的影响,他认为“人人都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但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与此同时,还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 ——据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材料二 颜元(1635~1704年),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惑世诬民。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他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能“安邦治国、济世救民”,而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躬行而实践之”。 ——据[清]颜元《习斋记余》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夸美纽斯和颜元的教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夸美纽斯和颜元教育思想的异同。(9分)
下图为1954年金肇芳创造的年画《光荣的生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
筒车出现前,我国利用水力推动机械运转的技术日趋成熟。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碓、水碾磨的影响。筒车的挹水筒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而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作提水桶、饭盒的传统。由此可知,筒车的出现
热门试题
1.
(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期末·1)1953年,考古学者在山西汾河两岸发现了多个地点遗址组成的遗址群。次年进行的集中发掘共发现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14个,获得2005件石制品、2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3枚“丁村人”牙齿化石。下列与该遗址群发展水平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2.
(2020·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1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向主题是( )
3.
(2018·浙江湖州高中八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36)2016年,习近平在某一国际组织成立15周年峰会上发表讲话,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高度评价了该组织为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做出的巨大贡献。该国际组织的突出特点是
4.
(2022·黑龙江龙东·9)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5.
(2023·湖南永州三模·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的地区结构出现了多次趋势性的变化。下图为1956—200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地区结构变化趋势图,其中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