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吉林长春四模·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
A
物种出现全球交流
B
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
古代文明多源发展
D
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秘鲁……棉织渔网”“埃及……盛有棉籽的器皿”可知,古代印度、秘鲁、埃及等地都有种植棉花或使用棉织品的痕迹,这说明了古代文明多源发展的特点,故选C项;物种出现全球交流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同的文明有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情况,未体现地理环境对棉花种植的影响,排除B项;考古发现影响历史认知,“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东三省高三上12月调研·5)顺治帝曾说:“巡抚专制一省,凡刑名钱谷、民生吏治,皆其职掌;至于总督,乃酌量地方特设,总理军务,节制抚、镇文武诸臣,一切战守机宜,调遣兵马重大事务,当悉心筹画。”而现实中,总督也综理民事,巡抚亦有管理一省军务之责。这种分工协作模式( )
(2023·河南洛阳高三摸底·21)下表所示为1770—1861年英国煤和生铁的产量情况(单位:万吨)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30)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2023·清华大学11月高三诊断性测试·7)洋行是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以从事贸易为主的商业企业的统称。中国近代洋行的开设从 1865年起开始不断增加。观察图 5 分析可得该时期图 5
具有半殖民地性 呈现地区不平衡性全面与世界接轨 注重技术上的竞争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工人群体在媒介中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治安隐患到社会暴力团体再到国民”的演变过程。这主要是由于( )
表1为经济危机的新旧形态对照表,下面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表1
(2024·云南昆明二模·9)在苏美尔人国家驿站建立初期,一座驿站大约每月仅有不到十位旅客停留。到了国家鼎盛时期,驿站规模扩大,每座驿站的接待人数达到了日均十余人,并且会根据旅客的身份官职提供啤酒、面包、肉类等丰富的补给品。苏美尔驿站的发展( )
一战结束后,苏维埃俄国与魏玛德国作为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弱势国家,两国所面临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局势高度相似。正是基于这种相似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局势,才使得两国逐渐接近并走向合作,进而签署了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条约。这表明( )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
热门试题
1.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2.
(2016·山东潍坊·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3.
(2009.全国文综一.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4.
(2024·重庆高考·11)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南德意志的帝国城市与皇室逐渐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同盟。然而,随着这些帝国城市大部分转信新教,其与帝国皇帝的天主教信仰产生尖锐冲突,市民与王权的结盟遭遇重挫,帝国城市被迫寻求新教诸侯建立同盟。材料有助于说明,宗教改革促成( )
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评价某制度时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此制度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