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7·天津高考·13)下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
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
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
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
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中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在1996年相对于1980年都有所上升,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故选D项;材料呈现的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无法看出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并未呈现这些不同类型国家的地区来源,无法体系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排除B项;19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逐渐摆脱了滞胀危机而不是陷入,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统计,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免除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所得多寡,实施不同程度的累进税制。”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
(2009·浙江文综·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1882年7月,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但社会上“一时谣琢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当道患其滋事,函请西官禁止。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当电话甫行时,谣言亦如之”。这反映出( )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2022·山东省聊城市一模·15)图3反映出当时沙特阿拉伯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图3图3 国际油价变化对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2001—2015年)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7)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财的措施是
改革开放初,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20世80年代,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共性特点是( )
(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13)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热门试题
1.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8)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矿工多系无籍流民,每年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到次年五月,煤窑就暂时停工,“以避盛暑煤毒”,矿工“即行散工”。这表明当时
2.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由此,明太祖( )
3.
(2015·河南洛阳二模·26)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4.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四渡赤水”主要体现了
5.
(2022·广东省一模·17)历史发展过程充满着延续与变迁的互动,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1年,吕思勉据古籍中的“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封邦建国”等,提出中国古代经历了部族之世、封建之世、统一之世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成为学术热点,绝大多数论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社会,但对封建社会的开端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西周封建说”认为,“周初大封建,就是自天子以至于采邑主,向农奴和农民征收地租”;“战国封建说”认为,“‘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这就是地主制度的正式成立”。——摘编自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等材料二自人类诞生起,人类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掌握时间。为了整理过去,我们求助于不同的词,比如说“年代”“时代”以及“周期”。但是在我看来比较合适的是“时期”这个词,到20世纪又派生出“历史分期”的形式,它表明的是人类在某一时间的活动,并且强调这样的分期不是中立的。人们将时间切割成时期的理由常常来自某些定义,这些定义强调了人们赋予这些时期的意义与价值。——摘自【法】雅克·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