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
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司马光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有利于财富增加,其中“商贾流通”可以使“农、工、商贾皆乐其业”对“公家之利”十分重要,也就是商业流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农抑商”与司马光的观点不符,故A项错误;保持社会稳定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农本商末”与司马光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促进商业流通与司马光观点一致,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2·湖北省部分市州高三年级元月联合调研考试·3)图1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20.1·浙江高考·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2015·海南单科·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2021·河北高考·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2020·广东、福建、江西、湖南金太阳高三4月联考·25)魏晋时期,人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天命”,转而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诗歌中训勉的内容减少了,自由抒情和绮文丽藻的成分却日益增加。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2020.7·海南学业水平·11)吐蕃作为元代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宣政院下属的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侣首领按本地习惯自相传袭。这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为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20世纪40年代的高频词汇包括( )
(2020·江苏苏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
(2021·广东深圳高一第二学期期末·5)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自出炎帝”。金朝入主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 ,以中国自居。这反映了当时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7.11·浙江高考·24)《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
2.
(2022·湖南常德·14)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拉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尼罗河流域( )
3.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9)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追究战争的失败和议和的辱国、惩办李鸿章;另有部分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这可以说明
4.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9)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对获利甚多的一批矿产实施垄断。1872年,鉴于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清政府采纳李鸿章的建议,决定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实施官督商办。这一变化反映了
5.
宗教改革之前,英国主教群体在国家世俗和宗教事务上拥有诸多特权,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职能被限制在宗教领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权。这一变化(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