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黑龙江鸡西·1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实业救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是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他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因此,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项。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打倒卖国贼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排除A、B、C三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聊城·12)1913年2月23日出版的《独立周报》中写道:“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这段材料最有助于了解辛亥革命的( )
(2014·四川巴中·18)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2024·山东临沂·1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不是8年(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也不是14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而是自甲午战争开始的51年的时间。”(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7月29日)在这“51年的时间”里,中国抗战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于( )
(2020·贵州黔西南州·10)贵州省黎平县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从老人的话中可知( )
(2022·山东青岛·15)“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2020·内蒙古赤峰·5)“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
(2019·山东济南莱芜·5)“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2016·广东梅州·8)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2024·西藏·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17·内蒙古赤峰·7)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热门试题
1.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
2.
(2017·贵州贵阳一模·35)《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3.
(2020·海南高考·7)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4.
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土货与洋货的转运之地,它们内引外联是国外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内经济的标杆,海外土货市场之行情、洋货在中国市场行销之状况,都能通过通商口岸表现出来。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5.
(2022·湖南岳阳·1)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