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徐州·8)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社会主义改造
D
民主政治的建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1953年”“支援鞍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鞍钢”是在“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其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B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完成,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鞍钢建设不符,排除C项;材料是经济建设的内容,与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浙江台州·7)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得益于( )
(2023·湖南邵阳·14)2023年3月4日,邵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暨“周末志愿行”年度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城南公园举行。最适合出现在该主题活动中的宣传语是( )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2015·内蒙古鄂尔多斯·1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16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是指我国的哪项政策( )
(2023·江苏宿迁·14)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 ④中共七大召开地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是(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国两制”构想①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③强调 ④提出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热门试题
1.
(2022·湖北高考·9)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2.
(2024·江苏苏州·7)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是重要内容,但由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下列哪一条约没有此类条款( )
3.
(2019·重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4.
据统计,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5.
“一五”和“二五”计划(1953~1962年)期间,我国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但“三五”和“四五”计划(1966~1975年)期间,加强农业发展、强化国防建设以及建设内地战略后方等渐渐成为建设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