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全面掀起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D
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上升,这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所致。因为从1959至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中共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发布“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故D正确。
相关题目
(2020·四川资阳·9)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2024·江苏盐城·12) 下图是1956年发行的宣传画,其标语为“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产丰收”。据此推断,当时( )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2023·黑龙江牡丹江·17)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的是( )
下图是1957年10月1日邮电部发行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武汉长江大桥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2022·贵州遵义·28)比较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与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有( )①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3·湖北荆州·9)1951年,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等运动,竭尽全力保障前线的物资供给。五一节前后,全国有2亿多人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2024·江苏淮安·7)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他发现我国的改革存在着“变”与“不变”的现象。“不变”主要指( )
(2021·江苏南通·2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过程中,除建构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的形象外,还增加了“爱国主义者”的内涵。这一变化的现实目的在于( )
(2017·宁夏·6)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热门试题
1.
1823年,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提出与美国一道阻止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同盟在美洲的扩张。但美国总统门罗警告欧洲国家不要再将美洲视为未来殖民的对象,表示不会对欧洲任何形式的干预无动于衷。这反映出美国( )
2.
(2024·江苏连云港·10)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战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人们流离失所。这段材料反映了二战的( )
3.
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4.
(2023·江苏宿迁·1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5.
(2011·安徽文综·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