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
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
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
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
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图片是反映皇帝祭祀场面,但没有透析出核心信息,故A项错误;皇帝祭祀是宗法制的影响,与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无关,故B项错误;从图片文字材料“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予以判断,“农坛”代表农业,皇帝祭先农坛说明重视农业发展,结合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特点,可以判断是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故C项正确;图片只是反映皇帝在“祭先农坛图”,历代皇帝都有此举,这只能说明国家重视农业发展,不能反映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2012.全国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2007.上海历史B组.6)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2009.山东文综.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2010.全国Ⅰ卷文综.14)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2015.上海单科.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2018·江苏海门一模·2)汉代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先在田上挖深宽皆为一尺的甽(沟),甽旁堆土成高广各一尺的垄,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幼苗出土后,除草时再把苗旁的垄土逐次锄下,培植苗根。……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由此可知,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热门试题
1.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认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一现象反映了( )
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前夕,已经有相关的学者警醒工人,“你们由于缺乏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无法参与政治决策,从而被剥夺了应有的权利和利益”“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资本家的财富增长与你们的贫困化成正比”。上述观点( )
3.
(2019·四川宜宾一模·29)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4.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14)19世纪初,德国开始建立多科技术学院,成为当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1850年后,一些地方工业学校发展为高等工业学府。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营业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伙计、帮工和学徒有进入进修学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的义务。以上变化( )
5.
(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8)1930年,赣西南特委的一份报告提及:“苏府(区)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歌……许多不认识字的工农分子,都能作很长的演说,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政府与苏维埃政府、红军与白军,每个人都能分别、能解释。”这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