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辽宁高考·10)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
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
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
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
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了人民公社下不合理的现象,即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故选A项;社会风俗是历代相习、积久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8分)
(2021·重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4)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2020.7·江苏高考·8)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2019·江苏高考·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2020·山东高考·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
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
热门试题
1.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2.
(2024·海南海口一模·10)阿拉伯帝国早期的地理学著作,多为道路指南。9—14世纪,帝国出现了苏莱曼、白图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欧洲通过学习他们的地理学著作,逐步了解和熟悉了亚洲及东非地区。这根源于阿拉伯帝国
3.
(2017·湖北孝感·19)如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4.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一人就是“十三行”行商伍秉鉴(1769—1843年)据伍家自己估计,1834年他们的财产总值已达2600万银元,大约占到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笔巨额“财富”的获得是由于伍秉鉴( )
5.
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