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
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
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1917年初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尚未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新青年》对社会主义还存有怀疑态度,故选A。BC都是题干中《新青年》这样回答的内容之一,因此不是对主要原因的正确分析;D是题干中《新青年》这样回答直接反映情况,属于表象而非原因分析。
相关题目
(2021·辽宁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学者以“科学家”为检索词,选取相关时间尺度,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语义网络图谱统计结果(字体大小与出现频次正相关),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据徐素田、汪凯《社会语境变迁下的中国科学家媒介形象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浙江高考·1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
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表1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表1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表1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云南等三省及全国(各省)人丁数统计表(单位:口)表1中三省人丁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7.(15分)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成。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热门试题
1.
(2018·福建漳州二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杜亚泉(1873—1933年),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早年醉心于西方文化,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被战争触目惊心的现实所震惊,思想发生重大变化,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崇拜西洋,并反过来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足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者。 1920年,杜亚泉与余云岫就中医问题展开争论。余云岫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十二经脉等都是说谎,是绝对不合事实”。杜亚泉撰文《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予以反驳:“中医的阴阳五行六气三候之类,决不能说它全无道理,只是它们没能用科学的名词和术语来解释。若是有科学知识的人,肯把中国医学的理论细心研究,必定有许多地方,与西洋医学结合”。他还用西医关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出发点——血、气二字,进行科学的阐述,用中西医对照参考各种疾病不同的看法与称谓,逐一分析对比,找出内在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杜亚泉卷》 (1)根据材料,概括杜亚泉对中医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杜亚泉中医主张形成的历史因素。(9分)
2.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徒,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3.
(2024·江西南昌三模·10)“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立场,是对“民惟邦本”理念的传承和创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享理念”等论述则是继承并创造性发展了“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传统理念。这都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202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中·22) 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立场和偏见影响历史解释 ②考古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③非洲具有辉煌的文明成就 ④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
5.
(2022·湖南常德·18)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